他们眼中有世界140位00后艺术新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编辑刘悠扬

年高考正在紧张倒计时,新一批海外留学生却已迎来收获季。被称为“全球名校offer收割机”的小燕画院,今年又拿出了亮眼成绩单,共揽获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UCLA、伦敦艺术大学、纽约大学等世界一线名校份offer,总计.61万美金奖学金。

这些被世界名校“哄抢”的深圳孩子,究竟是用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拿到了名校入场券?5月22日,“未来?未来!国际小燕毕业生优秀作品双年展”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巢美术馆开幕,余件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展示了深圳“00后”的惊人创造力,也可从中一窥深圳学生走向世界的独特密码。

▲“未来?未来!国际小燕毕业生优秀作品双年展”现场

该展览吸引了各界大咖纷纷前来打卡。中国驻欧盟大使团团长兼驻比利时大使关呈远,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前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主任韩望喜,着名设计师、深圳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韩湛宁,小燕画院创始人董建国、吴小燕伉俪等20多位嘉宾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他们都表示:“通过这个展览,看到了中西文化的汇通,这些00后艺术新星将成为深圳乃至中国未来更远大腾飞的坚实基础。”

▲嘉宾与参展者在开幕式上合影

当天还举行了设计论坛,马远哲、陈楚铭、周楠皓、贺欣怡、郭筱煜等参展者先后分享了对创作、对艺术行业的思考和总结。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15日结束。

首次举办毕业双年展

据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国际小燕画院院长张晋君介绍,一年一度的毕业汇报展是画院的传统,从深圳走向世界的孩子共同举办高中生涯最后一场联展,既是阶段性总结,也是人生新征程的起点。

▲展览现场

“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没办成毕业展。所以这次把年和年两届学生的毕业作品合在一起,做了一次双年展。”张晋君说,参展学生共位,来自深圳各个中学及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新疆等地,他们都走向了世界一流学府,包括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纽约大学等,共揽获全世界份名校Offer、奖学金.万美元。

▲展览现场

“可以说,这位参展者,代表了中国‘00后’艺术新星的最高水平。”张晋君介绍,本次双年展参展作品格外丰富,涵盖纯艺、交互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各个专业;作品形式也十分多元,有电子打印,有传统媒介如油画、水泥、石膏等,有混合材料做成的3D装置,甚至许多无法用某个学科去界定的实验性作品。

▲展览现场

年度主题是“复苏”

本次展览的总主题是“未来?未来!”。“未来?未来!”是国际小燕画院一个系列主题展览,自年以来,每年都在粤港及海外其他国家和城市定期举办,在艺术界影响极大。

而“复苏”,是本次双年展的年度主题。这一关键词,是本次展览四位联合策展人、国际小燕画院年毕业生马远哲、鲍思逸、张一鸣、陈楚铭共同提炼出来的。他们对记者表示,如果年以“纷乱”收场,那“复苏”就是他们对年的定位,也是期待。

▲展览现场

对于十八九岁出国留学的中国孩子们来说,近两年可以说是人生中最为复杂的时光,时局动荡,疫象繁生。参展者中,有年毕业却无法去海外就读、只能在国内上网课的,有疫情期间选择在海外转学的,还有受全球政策影响申请之路的年毕业生,不少人都经历了人生十字路口的迷茫、思考和调整。

目前就读斯坦福大学的陈戈,在疫情期间完成了转学,从美国罗德岛州搬到了加州旧金山。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读摄影专业的杨祖雅,疫情期间因无法返校,于是去上海做了一系列艺术实践。

鲍思逸年先后报考了5次SAT考试,分别在香港、印度、印尼、泰国、新加坡考试,却因疫情原因全部取消,长期处在迷茫、焦虑的心理状态下,甚至一度想放弃考大学。马远哲、陈楚铭也经历了类似的申请季困境,准备作品集、考托福、申请季写文书等大量工作,都因为疫情造成了严重延误和堆积。

为了更好地体现“复苏”的年度主题,四位联合策展人特别设计了一张齿轮效果的动态海报。“齿轮的意象代表着生生不息,一切都从静止到再次转动,世界、生活重新开始了。”马远哲说,主视觉采用了三原色,是因为三原色能混合出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正如同毕业生的未来,能产生无数种可能。

疫情带来创作新思路

疫情在过去一两年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小到封闭和隔离、时间的停滞、工作学习的堆积,大到虚拟生活方式的流行、对交互性和连接性的渴求。在此次双年展中,许多参展作品都体现了疫情给创作者带来的新思路。

例如,因为疫情不能送外卖,有人设计了无人驾驶的送货机;有思考疫情期间怎么防止传染而设计的产品;也有因为虚拟生活方式的加速到来,在游戏设计方面深耕的创作者。

鲍思逸的参展作品《消化不良》,来自年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挑战题,主题是“修复”。在家里上了近半年网课,鲍思逸出现了社交障碍,原本在学生会担任职务的她,返校后判若两人,变得没办法与人正常交流。年暑假期间,鲍思逸独自去景德镇住了一个月,在和资深的陶瓷师傅请教、交流的过程中,修复了自己的社交障碍,也做出了这组名为《消化不良》的作品:一只胃上长着呕吐的嘴巴,嘴里有很多呕出来的棉絮,底座是陶瓷器皿。“这个作品寓意的是社交压力过大,消化不良,现代人需要对社交进行深度反省。”鲍思逸已被罗德岛设计学院录取,她未来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策展人。

▲鲍思逸参展作品《消化不良》

张一鸣的参展视频作品《休息站》,也刻下了疫情的时光印记。她告诉记者,自己长期受噩梦困扰,找不到精神出口,因为疫情的到来,她得以有更多时间面对自己,于是萌生了主动记录下可怕的梦境,再动手把它们修改成美好故事的想法。为此,张一鸣专门去山上采集草料,用纯植物的颜料染出五颜六色的布,拍下一个名叫《休息站》的视频,记录了她自我修复、自我疗愈的全过程。

▲张一鸣参展作品《休息站》

交互类作品成大趋势

和以往相比,本届双年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出现了大量的交互设计和数字媒体作品,在参展作品中约占四分之一。

陈楚铭带来的是一个APP交互设计作品ChumingStore,包括视频和APP界面设计。这件作品最初也源于陈楚鸣在疫情期间的感悟,“因为太久没出门,没运动,生活作息很差,身体不太好。我很想做一个作品,来传播中医的食疗文化,修复我们的身体。”ChumingStore是以陈楚鸣名字命名、模拟的一个线下商店,卖的是中医食疗的速食包,她还专门用陶瓷烧了一套自创菜式,拍照放在APP上,希望能聚集对养生、对素食感兴趣的年轻人群。

▲陈楚铭参展作品ChumingStore

马远哲此次参展的,则是一个人机互动的交互设计作品《旅行者1号》。它来自国际小燕画院年的暑期课题Touchdesigner,一个可视化编程软件。通过这个软件,马远哲设计出一个具有游戏性质的交互作品,人站在屏幕前,通过手的左右、上下、前后移动,在屏幕上生成的粒子效果、图案、颜色也会随之改变,每个人可以生成专属于自己的画面,非常有趣。

“这件作品对我意义重大,它帮我明确了未来的方向:交互类的艺术形式。”马远哲说,在那之后,他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软件和技术,探索如何把科技和艺术进行更好的融合。

▲马远哲在参展作品《旅行者1号》前展示人机互动效果

马远哲和陈楚鸣分别被纽约大学和帕森斯设计学院录取,读的都是交互设计。在他们看来,交互设计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学科,可以和工业设计、和人、和机器人、和环境等多个学科融合,也是一个新兴领域,需要实验性和开拓性,去海外留学目前仍是首选。

设计论坛碰撞思想火花

展览开幕当天,还举行了设计论坛。马远哲、陈楚铭、周楠皓、贺欣怡、郭筱煜等参展者先后分享了对自己作品、对艺术行业的思考和总结,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

周楠皓在小燕画院学习了3年,今年被美国康奈尔大学设计与环境分析专业录取,他分享了自己成长为设计师的心路历程。初来小燕画院,周楠皓从一个工业设计课题入门,对设计产生了很大兴趣。他一度追求设计在形式和功能上的高度融合,伴随着对交互设计等新兴学科的不断学习,他更希望能做出与周围环境、社会现实互动的设计作品,于是在疫情期间,他设计了一件无人驾驶送货车。通过对其电池技术、服务范围、商业定位等细节的大量调研,他设计出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件作品。

▲周楠皓设计的无人驾驶送货车

即将进入纽约大学读交互设计的贺欣怡,此次带来的参展作品是建筑设计《漂浮城市》。她的灵感来自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未来陆地资源匮乏,如何用建筑设计来解决人类生存危机?《漂浮城市》是未来人类的避难所,也是贺欣怡对环境、对生态、对社会话题进行全方位思考的成果。

▲贺欣怡建筑设计作品《漂浮城市》

郭筱煜本科读的是纯艺专业,因疫情回国,才决定申请读研,今年9月,她将前往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产品工业设计。郭筱煜对设计心理学有深入研究,心理要素是她作品的一个重要标签。此次她带来的参展作品有两件,一件是生态系统的装置艺术,讲人类与自然系统如何相互作用;另一件是关于植物的网页设计,是有关人类情感共鸣的设计作品。“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设计的世界里。人们制造的每一件物体,都可以改变大家对现实世界的刻板期待。”郭筱煜说。

“他们的眼中有世界”

展览开幕当天异常火爆,前来打卡的观众络绎不绝,连各界大咖都现身展厅,为展览点赞。

▲展览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打卡

据了解,当天来到展览现场的嘉宾,有招商文化总经理赖巧贞,招商蛇口首席数字官徐晓仪,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院长霍郁达,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墨,中洲商置总经理、中洲未来实验室CFutureLab负责人吕华,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吕建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研究院秘书长李志甜,福布斯中国国际学校指南评审团评委、总评委孙大森,福布斯中国国际学校指南与论坛联络官席敏,深圳市罗湖区作家协会主席谢湘南,小燕画院股东张雪红,深圳国际预科学院校董傅皓,小燕画院管理顾问谢琦琦,深圳天安数码城集团副总裁雷昶,宝安区美术教研员陈增旺,深圳市教育培训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饶小焱,顶尖卓越教育创始人彭娟,顶尖卓越教育国际小燕留学办公室主管罗书琴。

▲各界大咖现身展厅,为展览点赞。

“他们的眼中有世界。”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前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专程从北京来深圳参加展览开幕式,参观展览后,他被深圳“00后”孩子的艺术才华所折服。他告诉记者,自己年第一次来深圳,41年过去了,深圳变化发展非常大,过去的中国相对闭塞,如今的深圳孩子具有世界眼光,他们用世界的眼光和画笔来描绘中国社会,且不忘自己的文化之根,这是深圳将来更远大腾飞的基础。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前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现场致辞。

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主任韩望喜也表示,此次双年展让他看到了中西文化汇通的可喜成果。“年来,中国一直在做中西文化的汇通,孩子就是中西文化汇通的结晶,深圳是中西文化汇通最好的实践。这次参展的许多作品,都是站在中国文化的本位,去看世界文化、理解世界文化,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韩望喜说,为什么小燕画院有那么多毕业生被世界名校录取,正是因为世界名校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心灵相通之处和表达相通之处。

▲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主任韩望喜在开幕式上致辞

审读:谭录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