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并不是理想化的春天,而是必要

20世纪80年代中国摇滚乐的诞生,首先应该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契合了那个时代的特定需求,传达并疏导着一大批青年人特定的文化心理,是特定时期的文化产物,故与当时出现的众多文化事件有着精神层面的契合点。

下文通过对摇滚乐歌手张楚的《姐姐》进行个案分析,关涉这首歌曲背后所折射的普通社会个体的情感状态,并在诸多文化事件中探寻当时社会大众的群体感受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历史关联性。下文选自近期出版的《文化研究·第35辑》

(周宪、陶东风主编)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刊发。

本文原标题为“弑父、青春、欲望:20世纪80年代文化众象的情态表征”,文章选自近期出版的《文化研究·第35辑》(周宪、陶东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文作者

刘海

整理

吴鑫

返回一个特定年代的集体记忆,是当前关于“文化记忆”最时髦的话题,无论是在史学界、文学界,还是在影视艺术界。追随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遗产,法国第一代“年鉴派”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开辟的富有创造性的心态史研究,“是要揭示历史上人们的情感世界,如情感生活、希望、忧虑、爱憎、信念等。为了勾画这种情感世界,历史学家必须运用语言学、人类文化学、哲学、肖像学、文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以布洛赫和费弗尔为代表的第一代“年鉴派”的心态史研究,体现了“年鉴派”所坚持的一度被视为“异端”的研究兴趣,尤其是它通过“从想象、群体心理学和文化角度出发”对社会上的某些现象或问题给予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