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杂谈丨觿园收藏艺术家的地方

济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文丨蒋集政

趁到北京参加一个全国性会议的机会,经朋友介绍,前去参观考察朝阳区觹(音xi)堂文化艺术园区。

来到觹堂文化艺术园区,我们立即被大门口众多的标牌所吸引,有北京觹堂当代艺术馆、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远洋艺术中心、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等,大概有七八块标牌之多。

觹堂堂主陈冠洋热情接待了我们。据介绍,觽堂文化智库园区是由北京市文资办授权的全市文化创意项目孵化平台,北京文化创新工场的八个智库园区之一,也是北京市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和当代艺术展示平台、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觹堂文化智库的创立旨在聚拢国内外的艺术家,以园区为载体,以艺术为语言,对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及当代艺术作品进行宣传展示。陈冠洋非常直白地告诉我们:“当其他园区不停收藏艺术品的时候,觹堂就收藏艺术家。”

“觹”是个生僻字。为何取名觹堂?陈冠洋娓娓道来:在古代,

“觽”是一种用来解开扣结的工具。古人佩戴觽,代表自己是“能够解决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君子。“觽堂”,之所以这样命名,正是源自一份想要为人解开烦乱、解开心结,与大家一起悉心学习古人智慧的初衷。

陈冠洋介绍,觽堂的前身原是一个废旧的集贸市场,占地1.8万平方米,经过多位艺术家的创意改造,按照“重构中国庭院秩序和精神”的核心设计思想,组团式庭院,由四个单体建筑构成,四座楼的地下是贯通一体的“下沉式庭院”;利用了砾石静止、不变的元素特点,营造旱景庭园。同时,通过采用在古代的院落里常见的可观性的防御系统装饰,寓意着追求“神韵”和“意境”的中国式审美。

或许是出于有利于排水及节省建造资金的考虑,觹堂采用砾石铺地,几乎看不到植被,唯独在大院的东南角,也就是雕塑家夏航车间前面和兰台后面种植了一片竹子。中国人自古对居住环境就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追求,不仅体现了大院艺术家们对竹子的情有独钟,更体现了对艺术追求的高雅品位和个性精神。无怪乎大院里专门立有一件雕塑家范晓妍特别创作的雕塑《金鸟鸣竹》。《金鸟鸣竹》以竹子和金鸟为主体,安静的竹林中,金鸟很悠闲自在的啼鸣歌唱。那带有韵律的竹子线条组成了一个小型竹林盆景,竹子相互支撑、积极努力向上的艺术线条,仿佛有明确的目标和大方向……

因觹堂坐落在原太阳宫庙附近,现有建筑平面布局取“丹凤朝阳”之意。关于太阳宫,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乾隆皇帝巡游路过此地时,正好一轮朝阳从东方升起,给此地披上了一层绚丽的金色。乾隆皇帝见此,认为这里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于是即兴赐名“太阳宫”。“太阳宫”是太阳鸟的故乡,而太阳鸟古时指的就是凤凰。而今,“太阳宫”早已荡然无存,但是,“觽堂”却在太阳宫这样一个具有文化寓意的地方应运而生。

自年成立以来,觽堂文化智库已经汇聚了20多位国内顶级的艺术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者以及19个文化机构,涉及领域包括雕塑艺术、空间设计、照明设计、平面设计、沉香文化、佛教文化、玉雕文化、古琴文化、传统造纸文化、文房清供、茶文化、太极文化、功夫、影视创作等等。这些艺术家们以“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语言表达”为原则,不断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推广传统智慧和匠人精神,不仅让觹堂文化智库焕发出时代活力,更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陈冠洋带领我们先后参观了中国传统花鸟画家李巍巍的画室,当代油画家卞青的画室,当代雕塑艺术家任哲的工作室,著名导演曹盾的工作室,金魔棒奖获得者魔术大师李宁的工作室,古法造纸非遗传承人贡斌的造纸展览室,古琴演奏家任静的琴房岱岳别院等。

非常幸运,在觽堂大院最高的地方岱岳别院,我们有幸邂逅古琴演奏家任静。任静是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古琴虞山吴派的第三代传人。琴房的面积不大,约40平米的空间,摆设简洁清爽,墙上挂着古琴名曲《流水》的完整琴谱,是雕塑家任哲抄写的。我们诚邀任静弹奏一曲《流水》。自古以来,古琴被奉为“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古代文人八雅之首。《红楼梦》中,林黛玉对贾宝玉讲述弹奏古琴的讲究:“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平和,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清人梁诗正七言联:“开卷群言守其雅,抚琴六气为之清”。对音律,我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五音不全,音节不辩,但听完任静弹奏的一曲《流水》,那种宁静优雅、高深幽远,却在心中久久缠绵、回荡……

觽堂从创立之初,就以一颗真诚正直的心、互动创新的精神,打破文化和地域的局限,重新构建当代人与历史的联系,寻回缺失已久的传统文化精神,重拾被现代人遗忘的精神与心灵的寄托,将看似遥远的文化精神带到当下,赋予它鲜活的生命。陈冠洋告诉我们,入驻觹堂的艺术家们认为,应该寻找中国传统精神、当代语言表达方式,并在生活方式也就是衣食住行当中,将这种表达贯彻在每一个细节中,做到自然而然的文化传承。园区里的“住户”分别擅长雕塑、沉香、玉雕、古琴、古法造纸、照明设计、空间设计、影视等,可以搭建完整的生活方式链条。“新时代生活方式自信,就代表了文化的自信。”陈冠洋如是说。

作为收藏艺术家的专业园区,入驻园区的艺术家是不收房租的。那么,觽堂如何在对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知识普及和宣传展示活动的同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及产业价值实现呢?这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陈冠洋非常坦诚,他告诉我们,觹堂虽然不收艺术家的房租,但隐形门槛定得很高。入园艺术家大多在40岁上下,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在国际市场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藏家,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也很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流量。园区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互相帮忙、互享资源、共同面对市场、共同把生意做大的伙伴。而艺术园区的运营模式,也从最早的1.0版收取租金模式,变为5.0版本的合作模式。靠着与入驻者之间区块链式的商业合作关系,形成共享经济,共同传播相同的审美观念,并在市场上立足。

在当代雕塑艺术家任哲的工作室里,摆放着一双阿迪达斯年猪年新年时推出的设计款运动鞋。这个新年系列的核心设计概念“能”是任哲提出的,取自《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名字猪悟能。任哲是入驻觹堂最早的艺术家之一。“因为双方的文化理念、美学理念相同。”在觹堂运营平台的帮助下,任哲的创意两度与阿迪达斯合作。年10月,任哲个展在北京太庙隆重登场,展览也得到了觹堂内其他“住户”的大力支持。

爆款网剧《长安十二时辰》是入园艺术家曹盾导演的精品力作。该剧目在策划阶段就因执着于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而获得了觹堂的认可并投资。剧目播出后,主创人员还集体来到园区,跟随另一位驻园艺术家、古法造纸专家贡斌学习基本技艺,更形象深入地体会到了《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造纸情节。

觹堂甚至将这种商业运作模式推广到了外地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杭州乐堤港的整体艺术风格定位就来自觹堂。远洋集团通过觹堂文化智库邀请了11位国内外当代艺术家,为杭州乐堤港量身打造艺术方案,并将其原创的22件艺术品置于其中,使文化与商业完美结合,成为杭州的新地标。

目前,觹堂文化园区通过文化智库、经济共享平台、艺术文化互动平台、人才创新服务平台等,形成一种文化艺术生态交流圈。抱团共同发展的艺术家们,希望能够打造出艺术生活化、艺术公共化、艺术环境化和艺术科技化的“艺术四化”交流平台。觹堂文化智库成立6年来,园区总产值已超过4亿元。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湘军声名远播。长沙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文化名人、艺术大咖风起云涌,文化产业、艺术创新百花齐放,我们期盼早日涌现长沙的“觹堂”、湖南的“觹堂”,让长沙文化、湖湘文化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