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济南天桥区文化积淀厚重,葡萄软月、洛口醋、侯氏社火脸谱、和圣文刀……种种精湛的手造作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蕴含着沉淀和坚守的韵味,如今仍然以各种形式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本期要介绍的天桥手造作品是兔子王传说。
玉兔又称月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身边神兽,居住在月亮上,是在月宫里负责捣药的仙兔,民间传说是嫦娥的化身或宠物。在许多文化中,特别是在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民间传说和阿兹特克神话中,常塑造成用研杵捣研钵的形象。在中古传统文化中玉兔也是月亮的代名词。
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始于先秦,是皇室礼仪,后演变成了以‘家庭团圆’为主题的祭祀仪式。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崇拜,是汉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在中国不同的地区祭月方式各有不同,在北方地区的北京济南等城市于明清时期出现了用用中秋祭月的泥塑兔神,北京人称之为“兔儿爷”,在济南人们称之为“兔子王”。在济南,老济南人会在中秋节这一天晚上设案祭月,各家设供祭月时,泥塑的“兔子王”便被摆在供桌上,后来还成为了孩子们的玩具。
“兔儿爷”和“兔子王”是月兔的化身,是平安健康的象征,两地的兔神有着共同的文化源流但有着不同的叫法、不同的外貌和不尽相同的传说故事。兔子王传说不同于“兔儿爷”传说的最大之处在于故事中兔子王是通过将仙药撒入济南的七十二泉,百姓喝了有仙药的泉水后消除了怪病。这一点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也将中国的中秋文化与济南的泉水文化自然的将结合在了一起。
兔子王传说故事早年间在百姓间口口相传。年该民间传说经王心镜先生搜集写入山曼主编的《济南城市民俗》与《山东民间玩具》等书中。
泥塑兔子王非遗传承人杨峰致力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济南兔子王传统制作技艺。其作品根据兔子王神话传说,在保留济南兔子王传统特征的基础上融入了济南泉水文化,突出了地方特色,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在年至年期间,杨峰于济南芙蓉街成立“泉城兔子王”艺术工作室,并以其作为主要实体展示传播窗口;年工作室搬迁至百花洲片区后宰门街“艺苑”,以其作为主要实体展示传播窗口;年工作室搬迁至东花墙子街,以其作为主要实体展示传播窗口。
在成立艺术工作室十几年中,杨峰陆续培养了几十名学生,向学生们讲述兔子王文化起源和传说故事并教授制作技艺,使该民间传说在更多年轻人群中得以传播。文化传播过程中通过非遗展演、传统技艺体验等多种形式,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