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直有一条并不存在于导航地图但却深深印刻在人们心里的路线:中轴线。中轴线指的是自明清以来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规划便是以左右均匀分布的对称形式布局,对称轴东西两侧星罗密布着文旅场所,其中自然少不了乐迷可以光顾驻足之处。
前门往南第一站
沿着中轴线探访北京的文化演出场所,不失为极佳而独特的自助攻略。北京中轴线是世界文化遗产储备项目,北京市也于年开启对中轴线的全面整治计划。便捷的交通和完备的配套设施有利于游客参观中轴线上的主要景点,晴朗一天里徒步单车皆相宜。
翻开地图,顺着连接南中轴的前门西大街一直往南,永定门北,西临天坛,北靠前门的所在,不妨为音乐爱好者游览中轴线的第一站,那里坐落着一座现代化的文化中心——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地区在北京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很多人眼里最具老北京的市井气息。在那里,大叔大妈会搬着板凳坐在胡同口用外地人很难听懂的北京土话唠嗑;到了晚上,广场上英姿勃发的舞蹈大妈和牵着狗溜达的布鞋大爷相映成趣。北京人热情、好客、幽默、爽快的个性真真切切地挥洒在天桥坊间的每个角落。
游客大可省去寻找天桥的徒劳,到天桥艺术中心闲逛一番。“琉光戏影”为主题的建筑主体静立于市,秉承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气息。艺术中心内包含四个剧场,最大的剧场可容纳人,是北京观摩音乐剧的集中专业场所,有点类似于上海专门为音乐剧而建的文化广场。其余的三座剧场座位从到座不等,满足各类规模演出需求。自年开业以来,隶属于中演院线的艺术中心凭借院线资源上演了音乐剧、话剧、舞蹈、家庭秀、儿童剧、演唱会等各类演出,过往亮点包括广州大剧院委约德国作曲家恩约特·施耐德创作的歌剧《马可·波罗》。
天安门西乐声鸣
就像树木的主干,中轴线横贯京城南北,都市的节奏就像枝繁叶茂的树干一样洋溢在整座城池。中轴线与主干道每每交汇之处都有星罗密布的都市盛景。从天桥往北就是十里长安街,这里汇聚着中国最密集的音乐场所集群,从地铁天安门西站均可步行直达。最高、最老和最幽的音乐场所都集中在这附近。
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最高级别的表演艺术中心。钛金属外壳展示出超现代的审美,其内不仅有着体量巨大的演出场所,奠定其至高古典音乐殿堂地位的还有其强大的保留剧目和自制节目,这些都得益于剧院有成熟优秀的管弦乐团、歌剧团、合唱团和舞美制作部门。
剧院成立以来积累的近百部自制剧目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歌剧,它们都会选择性地在剧院的歌剧节乃至平日乐季演出中反复上演。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拥有独立的乐季,仿佛维也纳爱乐乐团一样既在乐池里伴奏歌剧,也在音乐厅舞台上高奏凯歌。这里可以欣赏到高质量音乐演出或高清歌剧电影的场所,而且票价亲民。一年一度的开放日,普通市民可以免费参观剧院内外,欣赏公共区域的小型演出。
国家大剧院往西,直面中南海,西邻西单的是北京音乐厅,这是新中国第一座专业音乐厅,内有新中国第一台音乐厅定制管风琴,产自捷克。音乐厅隶属于中国交响乐团,故而为这支国字号乐团的主场,时不时能听到乐团的乐季演出。暑期办有品牌亲子音乐系列,平日有精挑细选的古典音乐季。
北京音乐厅北京音乐厅的价值在于其对新中国交响乐历史的见证和发扬光大,浓缩于检票后二楼大堂的李德伦半身雕像。这座雕像于年新中国交响乐事业奠基人、国交元勋李德伦逝世十周年之际安放于此,由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孙家钵制作,彼时还举办了揭幕仪式和纪念音乐会。得益于国交及其前身中央乐团的辉煌延续,北京音乐厅不失为乐迷了解我国交响乐发展,瞻仰中国交响乐先驱的殿堂。
中山公园音乐堂西长安街以北的中山公园内,中山公园音乐堂大隐隐于世。这座现代化的音乐厅目前是中国爱乐乐团和北京交响乐团的驻场,在此可以欣赏到内容纷繁的乐队演出。为了与一街之隔的两座音乐厅差异化竞争,也是发掘自身特色为优势,音乐堂长久以来专注于小而精致的室内乐系列和古朴雅致的古乐系列,外加其所属的保利院线供给的其他常规演出。
与其他场所相比,前赴音乐堂参加音乐会是一番别具一格的体验。中山公园是旧时的皇家园林,公园内古树参天、松柏森森、亭方廊长。不管从西门、东门还是南门步入公园,每位持票者都会经历从车水马龙的都市尘嚣过渡到万籁俱寂的自然拥抱。步行到至音乐堂大门的十分钟不仅是聆听内心之路,也是洗净铅华之道。这番身处繁华却难得的寂静致远更能衬托出音乐的意境幽远。
古建复兴智珠寺
除了体量庞大的国有音乐厅之外,北京丰富的文艺演出少不了民间场所的加持。一些民间运营的小型演出场所的蓬勃发展历来是京城文旅生活繁荣景象的印证,其中就包括智珠寺。
智珠寺大殿现为演出场所沿着中轴线抵达景山公园东,从人声鼎沸的五四大街拐入沙滩北街到底,眼前便是一堵藏红色的墙和一扇拱形石门,下方立着的崭新石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默默讲述着此地的非凡过去。这里便是智珠寺,与嵩祝寺毗邻而立。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藏传寺庙在经过一段喧嚣的商业开发后终于定型,有了如今的模样。
现今的寺名可见于门口的石碑和拱门上“敕建”的刻字,东景缘按照市场和文物保护原则运营的院落早已与寺庙生活隔绝,由大殿、宾馆、茶馆、餐厅和展厅等组成。院落内占据主导形象的是昔日的大悲殿,现为表演艺术场所。
每个月一到两场的音乐会涵盖室内乐的方方面面,大提琴家朱亦兵和小提琴家杨晓宇都是这里的常客,国内外经纪公司亦在源源不断地把旗下新人推荐给音乐会主办方东景缘以期登台,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的国内招募也在这里举行。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悠然自得、修旧如旧的环境下欣赏不同于国有场所的演出,也可以在酒店附属的餐厅享用一顿12道菜组成的豪华午市套餐。
几乎每位在东景缘欣赏音乐会的游客都会为殿内高挂的标语吸引:“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红色的大字以极富时代感的字体镌刻于白墙之上,面对观众席,经常出现在听众拍摄的舞台照片中,故而有着很高的上镜率。
一位参与智珠寺复原和开发的前瑞士银行家在TEDx上海演讲里提到了开发过程中发现了题词并决定保留,是因为这八个字“既反映了彼时的时代特征,又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其实八字箴言是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所题的校风。解放后,抗大随着社会形态演变而停办,这句校风反而逐渐成为解放军全军学校的校风得以延续,以作训诫或指导,亦不失为对音乐家的勉励。
东景缘对古典音乐的情有独钟潜移默化地促成了年10月开启的北京古建音乐季,各类形式的音乐演出于钟鼓楼、永定门、五塔寺、先农坛、国子监、古观象台等古建一一展开。
音乐里的中轴线
古代文人墨客都会在景点留下墨宝,咏诗题字并石刻后与景致融为一体,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互为增益。中轴线点缀着无数重要旅游景点,是否也有现代人文挥毫为景致树德务滋呢?
乐迷既能沿着中轴线游览景点,也可以在文人们的创作中回顾景点。由叶小钢联袂邹航、杨一博、郑阳、赵曦、李劭晟、刘力、吴延7位中青年作曲家联合为民族管弦乐创作的《中轴》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北京民族乐团委约演出。
全曲共分9个乐章,描绘了围绕7.8公里中轴线波澜壮阔的京城变迁、人间百态的市民生活、庄严肃穆的皇家礼仪、民族复兴的千秋大业。有理由相信这部作品会在文旅结合的时代脱颖而出,成为中轴线人文景观的一部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从前门到景山,从元大都到新时代,中轴线见证了太多的历史,亦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中轴线及其枝干上层出不穷的演出场所既有国之重器、国有厅团,也有民间力量、外资投入。它们无不续写着古典乐的兴盛发达,印证着这个国度的开放包容。
唐若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