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阿凡达,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立

中科白癜风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立体电影如今已经不足为奇,观众只要戴上一副“特别”的眼镜,就可以多感官地体会到影片内容,仿佛身临其境。立体电影因其空间维度变迁带来的全新观影与审美体验,也引发观影形态的全面变革。

其实早在年,国内第一台35毫米立体电影摄影机问世,并拍出第一部可供影院上映的双机立体电影纪录片《漓江游记》。

随后,年上映的《魔术师的奇遇》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立体真人故事片,这部影片并非是全片3D,而是在特别片段才会加入立体效果。《魔术师的奇遇》由著名导演桑弧导演,他采用了“巧合与错过”的典型叙事,以老华侨魔术师陆幻奇解放后回国寻子为线索,反映解放前后的社会反差,让故事妙趣横生又引人深思。在影片播放时,不时会有向观众扔扑克、钓鱼竿伸向银幕、警察拿起一把水枪射向观众等场景,引得观众阵阵惊呼。

《魔术师的奇遇》电影片段

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我国自主拍摄的《欢欢笑笑》《靓女阿萍》等立体影片都曾引发过国内短暂的观影热潮,但由于电视的诞生和宽银幕电影的发展,胶片时代的立体电影并无明显优势,且技术和叙事之间存在着一定冲突,加之立体电影片源少、影院设备陈旧和放映效果不尽理想等原因,终归于沉寂。

直到21世纪,电影产业迎来数字化发展时期,中国引进了一系列3D大片,国内众多院线纷纷扩建、更新放映设备,力推3D电影。年,《地心历险记》以万的票房极大的刺激了各院线老板的胃口,纷纷上马升级3D银幕和设备,到暑期《冰河世纪3》上映之时,中国的3D银幕数量从86块迅速发展到块。

《地心历险记》电影片段

然而,年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则将立体电影推至一个热潮。《阿凡达》在制作上全程运用了IMAX技术,并且在IMAX技术之上,又加上了3D效果,这在全球来说都是第一次的。也因如此,《阿凡达》当时在国内的火爆程度超出预期,直接预售到了半个月以后,场场座无虚席。但技术只是电影火爆的原因之一,《阿凡达》的故事也让人有一种脱离现实之感,一下子飞出地球,将人带到了神秘的“潘多拉”星球。直至今日,《阿凡达》仍位于全球电影票房之首,可见其成功。

《阿凡达》的火爆,不仅让中国电影院的3D银幕数量突破块,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3D电影市场,同时也促进了国内立体电影的发展。近十年来,国内制作并上映了多部3D立体电影,《战狼》《红海行动》《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还有年的《刺杀小说家》,国内的立体电影不仅在技术上逐渐成熟,在题材、故事情节上也做到了丰富、饱满,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阿凡达》剧照

立体电影除了出现在影院里,在城市的其他角落也有它的身影,譬如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馆、主题乐园等。并且随着中国电影科技的突飞猛进,立体电影维度的不断升级,4D、5D、6D等多维立体电影也逐渐发展起来。

还记得在香港迪士尼乐园的米奇剧场观看的《米奇幻想曲》,说是4D电影其实也就短短十分钟的影片,但每一秒都让人充满惊喜和期待。观影过程中,除了有人物或物体会突然“冲出来”的荧幕效果,随着剧情晃动的椅子、喷洒出来的水以及喷射的香味都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影片中的情节,让人身入其境。印象最深的就是影片的最后一幕,唐老鸭被踹出荧幕后,飞过了我们的头顶,一头扎进后面的墙内,这时唐老鸭的屁股还在扭动。

唐老鸭被踹飞扎进墙内

立体电影发展至今,其多样存在的形态衍生出不同观影形态及其背后的多样文化形态。无论是在大众影院中的3D电影,在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娱乐场所(如博物馆、科技馆、旅游体验馆、主题公园等场所)中的多维立体影院,还是立体电影与媒介形式融合产生的多样化媒介形态(如立体照片、电视、手机以及立体家庭影院等),亦或是立体电影与艺术形式结合产生的新颖性艺术形式(如3D舞台、3D剧场、全息剧场等),对于立体电影呈现的新变化,它已经不仅限于是一种技术,而逐渐变为一种文化现象。

推荐阅读

技术、美学、文化:立体电影观影形态演化研究

作者:付茜茜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07版次:1ISBN:6定价:58.00装帧:平装开本:16开页数:页

内容简介:

立体电影于年试映,于年正式放映,且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分别涌现三次观影热潮。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科技突飞猛进,成为全球立体电影新兴市场,也引起理论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