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绘画,曾经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今天,它们可以和平共生于同一个作品。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举办的史国威个展《重·现》中,展出了艺术家从年至今创作的21幅作品。这个展览的作品不仅打破了人们对通常摄影和绘画的认识,并且重新呈现了一种曾经流行于家庭摄影的方式——照片上色技术。
“慢节奏的工作是难能可贵的,人生如此短暂,只有放慢脚步我们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意义。我努力描述那些语言所不能及的东西来激活麻木的神经。这即是艺术的一种真谛。”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形容为“摄影-绘画”,通过小心翼翼的缓慢的创作过程,游走于摄影和绘画两种艺术形式之间。
展期持续年整个春季,史国威这种独特的创作方法第一步是摄影,他在国内大学和德国研究生期间都是主攻摄影,尤其是摄影技术方面,在大学课余期间他也喜欢绘画,会在冲洗出来的照片上尝试染色。德国毕业时创作的一组作品,是严格意义上的真正手工上色作品,之后史国威便一直实践给黑白照片手工上色的方式,在漫长的实践中找到了结合绘画的表现方法。
照片手工上色并不是一个新技术,尤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家庭照中,这种技术非常流行,通常由照相馆的老师傅使用油彩和水彩,在黑白照片基底上涂抹晕染人物形象色彩,赋予人物惟妙惟肖的真实感。再往前追溯,从摄影发明之时起,就有在照片上涂抹颜色的做法了。
但是这种技艺随着彩色照片的普及而衰落,在照片上绘画或者书写作为一种小范围的艺术实验,由少数艺术家坚持尝试,比如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日本摄影艺术家荒木经惟等,虽然作品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大部分是在摄影作品之上用油彩或其他颜料大面积涂抹,最后作品的呈现还是偏向于绘画或者摄影的某一端。
史国威的照片上色则起始于严格的照片上色技术训练,对这方面的熟悉,可能隐约有来自父辈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父亲年轻时就亲自手工上色照片,并且购买书籍认真学习,这在展览中也能看到实物。但是技艺的训练则是在自己的实验中慢慢成熟。在年的毕业作品中,史国威创作了一系列人物形象,通过服装和简单的道具,重现欧洲历史和神话中的标志性人物,再在其上给人物的面孔叠加一层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脸谱装饰图案,手工上色的部分,突出了这种对比的冲突性。
回国后史国威一直在尝试给人物主题作品上色,并且作品越来越大尺幅,展览中这一时期的具象作品《风》()、《丑角》()等,可以看出艺术家对这一手法的纯熟应用。
如果说史国威早期以人物为主的、具有波普风格的戏仿作品,毫不掩饰的隐喻,解决了巨幅照片上色的技术难题,后期向自然风景的转变,则让史国威真正获得了自己的语言——摄影-绘画,不偏不倚,游走于真实和幻象,通过对风景的摄取拼贴和其上的敷色描摹,转向内心,转向隐喻和共鸣,用艺术家自己的话说“借物抒情”,邀请观众体会其中微妙的心境和情绪。
这一系列作品乍看起来似乎非常自然,其中的风景并非奇观,而是我们经常可见的树丛、草地、植物乐园、山间花丛……但是一旦走近观看,会发现其中的“不自然”,原本以为是彩色摄影,被色彩线条笔触所打破,原先以为的普通风景,也会因此而值得揣摩。
其中最为奇妙的体验,是观看艺术家年创作的《密林》,在几乎与人等高的作品中,我们细细看到红黄蓝三色线条,斑驳交错,似乎是密林中的彩条在欢快跳跃,但是回到正常的距离远观,则色条消失,密林恢复了一片树林自然的样貌,好像欢快的心境也即时平静下来。这是艺术家标志性的一幅作品,在这幅作品中,实验了色彩的对比和消减,由此引申出自然给予创作者的社会性思考:“我绘画的每一笔,相当于在画每一个人一样,这些人都有不同的颜色,并且都特别艳,具有个性,但是框在整个的大环境之下,这么艳丽的个性在里面基本上被消融了。”这种思考并非事前的预设,而是伴随着创作而来。
密林》这幅作品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创作,其过程缓慢,而且不能出错。“为照片手工上色与速度滑冰截然不同。它是一种缓慢、沉思的过程,常常要求你在添加一种颜色之前先退回一两步。”在大尺幅照片上进行绘画,艺术家会先在一个局部进行色彩实验,当局部效果成立,再延伸至全部画面,在这个过程中,常会出现需要调整或者将错就错的情况,而水彩上色的特点,则决定了一笔如果出错,不能抹掉重来,每一次下笔之前,需要斟酌再三。
艺术家在描述自己的工作的时候,戏谑但不无真诚地说自己跟耕种的农民并没有区别,都躬身于一小块田地,日复一日地劳作。这句话并没有夸张,因为都需要借助自然光线,日升而起,日落而息,也都需要不停的手上重复,长时间面对同一个画面,控制每一笔。
这些风景对于艺术家来说,当然不尽然是陶醉的美景,正如田野对于农民来说,并不是怡情或乡愁的归属。这些结合肉眼记忆再度重现的影像,回到线条和色彩,笔触和构成,寄托了艺术家的“抱负”,例如对个体和社会的隐喻,但是更为重要的,史国威在耕作的每一笔中,于缓慢中构筑了自己的图像范式,结合了严谨的工艺,比如摄影图片的剪裁,甚至一厘米的差别也会考量,通过三原色的使用和叠加变化,建立了一个虚实之外的时空。供图/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