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如何突显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如何增进东西方艺术交流互补,互融共生?日前在纽约哈佛俱乐部举办的“无界·共生——东西方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冷军、徐唯辛、余润德、艾伦赵琼、裴庄欣等50余位中美著名艺术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该研讨会由美国罗丹国际艺术家基金会主办、美国亚洲艺术基金会、美国女神艺术博物馆、华美协进社人文学会、纽约哈德逊艺术中心、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协办支持。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化参赞李立言、著名华裔社区代表王碚等中美文化艺术界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前纽约州众议员杨爱伦代表众议员金兑锡对冷军和艾伦赵琼在各自艺术领域的成就给予褒奖,并颁发艺术终生成就奖。
图为前纽约州众议员杨爱伦为冷军和艾伦赵琼颁发艺术终生成就奖
艺术创作源于人文土壤
“多年前,油画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艺术形式被引进中国,经过百年多的学习、渗透与同化,偏重材料与技法、注重画面概括的西方传统油画到中国后,表现出偏重趣味与语言、注重形式提炼,这是传统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著名画家冷军发言中说。
他认为,观察东西方艺术创作的差异,需探寻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西方艺术发展逻辑性强,流派演进是循序渐进的,艺术创作注重从外部世界来获得认知和灵感。中国文化不同,是圣贤言论的传承,儒释道经典是学者们‘参出来’的,即参与其中,说出真相,传承下去,‘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中国绘画通过笔墨情趣、诗情画意来构建一种文人精神和超脱境界。缺少中国文化的背景,难以领略中国画的内涵。”
冷军表示,尽管东西方文化性质不同,在文化层面不易理解,但文化是平等的,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多元文化艺术互融至关重要。”美国著名华裔艺术家艾伦赵琼说,“尽管东西方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任何艺术都根植于所处的人文土壤,应时代而创作,反应社会的变迁,引领人类进步的。”
艾伦赵琼认为,东方绘画重水墨,西方重色彩;东方崇尚山水与自然的哲学思考,西方艺术多以人为思考核心;东方绘画重写意,西方重写实。西方从印象派后不再以技巧为重点,而着重艺术观念的革新。她表示,与会画家近日在美国费城巡展的部分油画作品,深受西方艺术风格和人文思想影响,以一种东西互融共生的姿态,展现出独具东方意蕴的魅力和气象。
“中国许多艺术家深受‘美国哈得逊河画派首创的美国乡土艺术后继者’怀斯的影响。”艾伦赵琼说,怀斯发掘出了托马斯科尔等前辈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