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30日,由陕西人艺精心打造、改编自陈彦原著小说、刚刚斩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的精品话剧《主角》,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的舞台圆满上演,为苏艺15周年重磅启动掀起新的高潮。
分钟的视听盛宴,观众遇见了忆秦娥,遇见了秦腔,遇见了秦域文化风貌,也遇见了百味人生。当主角穿上戏服、戴上头帽,整个舞台便熠熠生辉,把观众带入了戏中去。当柱子挪移、烟雾腾飞,太阳的光从缝隙间铺撒开来,照亮了一条康庄大道。那是主角,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更多的生命幽暗。
正如话剧《主角》中提到:“不苦不累不成角,不伤不悲不成角,不患不难不成角……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在火上烤的那个人。“即使被悲恸、彷徨的紫色烟雾紧密缠绕,仍要相信心中的光永不消散。话剧《主角》缔造了人性的耿直与倔强,也总有一股浓浓的悲怆基调,《主角》唱出了秦人血脉流动的声音,唱出了八百里秦川灵魂中生命呐喊的声音。
话剧《主角》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路生编剧,著名导演胡宗琪执导,舞美设计那树枫、梁红建,灯光设计胡华庆,作曲石一岑,服装人物造型总设计陶蕾组成强大阵容,携手陕西人艺老中青三代共同打造这部中国首部以文艺工作者为创作主线的史诗剧作。
话剧《主角》将70余万字巨著浓缩成舞台上的分钟,讲述了忆秦娥从一个11岁的放羊娃到剧团烧火丫头,后拜四个秦腔老艺人为师勤学苦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凭借自己的天赋和汗水,一步步从配角奋斗到主角,荣膺一代“秦腔皇后”美誉的故事。该剧通过忆秦娥如何成为戏曲舞台的主角和成为主角的过程中她所经历的磨难,反映近半个世纪的人生兴衰际遇反映秦腔起起落落。作品以舞台、人生为聚焦点,将对时代、社会、世界乃至深邃人性的观察与体验融会贯通,是以中国古典审美方式讲述的一个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浸透着对时代的关照和对人民的关切,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
为了展现主人公忆秦娥长达40年的人生历程,全剧跨越几十年时空,共有53个场景切换。在舞美设计上,用16根柱子的数量及位置变化表现不同场景,并用关键性道具辅助。同时,又保留着中国传统戏曲“一桌二椅”的简约和写意,留给演员足够的表演空间,也带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一个站牌即可表现汽车站,一个沙发即可表现卧室等。柱子移动时不同的路线和速度也都与忆秦娥的心情起伏息息相关。如封潇潇在汽车站给忆秦娥送行段落,柱子随着二人的分离从聚拢到分开,将忆秦娥心中的不舍与牵挂在无声中尽数体现。红黑间、光影处、少而精的舞台布景、流畅的明暗切换,不动声色地驱动着时空流转,“歌队”的运用,众多人物的会聚,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地讲完了这段跨越四十余载的艺坛故事,共同烘托成就了“主角”奋斗不息的人生。
《主角》全剧不分场次,以《杨排风》《白蛇传》《游西湖》《狐仙劫》等忆秦娥主演的剧目为时序,讲述她艺海沉浮的经历。在兼顾中国戏剧与古典戏曲美学的同时,对舞台艺术的运用和表达上更是出神入化,搬上一把椅子,两位服装师为忆秦娥穿上戏服,伴随着灯光锣鼓,舞台上“出将入相”显现,主角就成了戏中人。随着剧情的推进,舞台上的忆秦娥脱下戏装就跳出戏外,一扮上角色就进入戏中。这样的“戏中戏”结构,高度契合这部以主角为“主角”的作品的题材诉求。让《主角》的舞台与忆秦娥的舞台之间的区隔消弭,更加增强了空间的叙事和共情。
为了塑造好原著中秦腔剧团里形形色色的人物,陕西人艺的演员们提前两年就开始进行唱腔、腿功、身段等戏曲特训,学习秦腔“四功五法”,用专业戏曲演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如今,每日练功,踩胯、撕腿、劈叉已成为演员日常训练一部分。他们深知,只有和真正的戏曲演员一样每天练功,才能以最真的状态演绎好秦腔演员的角色,呈现好这部戏,彰显当代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可谓秉承了戏剧中“忆秦娥”那一代艺术家的品格和精神。从“文学陕军”到“戏剧陕军”,陕西人艺不拘于以往成绩,不断创新探索,推陈出新,以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舞台佳作创造出一座座艺术高峰。其成功范例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当代文学改编戏剧热”“方言话剧热”为整个戏剧行业摸索出一条值得推广的道路,也为中国当代戏剧院团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向。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