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总策划:孔令华
整理编辑:张子情梁豆子
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充分利用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纪念日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民族精神、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等活动,使学生受到亲情、孝道等传统美德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全面提升学员的人文素养。
《校外儿童素质教育舞蹈》的活动课程,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为资源开发。活动课程以育人为目标,活动为载体,专业为核心三大原则,让学员在活动中,有所参与,有所感悟,有所成长,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拓展视野和激发学员的爱国主义情怀的舞蹈综合性育人课程。
国际博物馆日
5.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这一主题也更加体现了当今世界多元一体、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的文明发展的大格局。
这个主题下,舞蹈艺术中心推出《走进博物馆中的舞蹈世界》主题活动,活动以舞蹈文物为切入点,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用通俗,易懂,故事性的叙述方式,让小朋友们和家长跟随这些弥足珍贵,无言的“它们”去进一步了解、普及、传承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1彩陶盆绘舞蹈纹
此绘有精美舞蹈图纹的彩陶盆现馆藏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盆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列。
盆中有三组跳舞纹,每组五人,等距排列,双腿分开,身体左向,并稍稍倾斜,头右转,互相拉手,脑后辫发斜垂,臂部尾状物右向飘起,作翩翩起舞状。每组靠边舞者一手臂均画成双线,似表示手臂摆动情景。这幅舞蹈纹图人物为剪影式平涂,只有大的动态,表现了舞者的欢快之情,图像设计于盆内壁。它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舞蹈文物。
2绕襟衣陶舞俑
在徐州博物馆的常设陈列“偶俑华彩”展区中,一组精美的乐舞陶俑出自北洞山楚王墓出。这种舞俑名为“绕襟衣陶舞俑”,她们所跳的舞蹈始于战国、在西汉时期盛行的长袖折腰楚舞。
长袖作为一种服饰道具,在古代舞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舞人或佛或扬的翘袖舞动中,上下翻飞的长袖使舞蹈飘逸翩跹,故称“长袖舞”,汉代的长袖最为突出,它继承了楚风,并发展为翘袖折腰之意,几乎是无舞不舞袖。
在这些舞俑当中共有8件舞俑,15件乐俑,再现了当时歌舞场景,表现了楚舞长袖舞的艺术魅力。双袖舞有六件,单袖舞有一件,其中绕襟衣双袖舞俑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件舞俑,它身穿绕襟深衣,头发挽于脑后,身体随着舞步扭动呈现出“S”形态,舞动的双袖与扭动的身躯形成了一种动态美感。
视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