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学校自创办之日起已有百年办学历史。作为中国近现代最早开办的艺术专门院校之一,学校是中国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发源地。百年办学之路,铸就了“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和“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量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新时代,面对艺术人才培养、创作艺术精品,发挥专业美术院校在服务社会、弘扬时代精神的使命任务上,学校始终遵循党的教育政策和文艺工作方针,始终坚持把美术人才培养规律与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满足人民审美需求相结合,着力构建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专业美术院校的专业优势,以学院艺术能力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光荣使命。
注重思想引领
以美育人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治国经邦,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文艺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湖北美术学院始终坚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作为推动高等美术教育,文艺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积极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年学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美术学”一级学科被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学校三分之一专业进入首批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学科专业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学校育人模式日趋完善,“1+3”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多元、开放,致美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基本形成。
学校始终注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想引领,使之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的精神基础。湖北美术学院自建校之日起,为国家、民族之崛起的革命精神就已融入学校办学的精神血脉之中,肩负起了“艺术救国”和“艺术图强”的时代重任。新时代,学校注重挖掘美术教育中的红色资源,持续深化“思政+艺术”育人模式,成立了中国红色美术文化研究中心,在全国艺术院校中开创性探索运用红色美术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开展的“丹青绘巨变奋进70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学生艺术作品展,共创主题作品余件、“丹青绘初心——庆祝建党周年师生主题写生活动”创主题作品0余件,作品涵盖绘画、设计各艺术门类,用形式多样的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以创作实践为载体,不仅让学生创作出观赏性和体验感更佳的艺术作品,使得饱含历史气息、文化韵味的“中国经典”走进社会大众,焕发出新的生机的同时,更是让核心价值观、党史国史学习教育等内容在实践中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入脑、入心、入行动的协调统一。年我校学生团队在江西莲花村创作的微电影《乡村的颜色》获评“第三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年我校“五十三梯——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思政课程育人漫评团队”获评湖北省十佳网评阵地,多篇漫画评论作品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学生团队历时20天,使用45种不同纸张,制作了件物料素材、21组人物动作、帧手绘稿,拍摄了剪纸定格动画《决战东京奥利给》,回顾中国代表团东京奥运征程,作品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各大网络媒体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