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既是友好近邻,也是重要的战略伙伴,共同推进区域合作健康发展,是双方的共同目标。南宁市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 举办地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平台优势,拓展“南宁渠道”内涵和外延,与东盟十国在经贸、人文、教育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南宁市着力打造的中国—东盟文化艺术交流合作项目,9年来,已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影响较大、规模较大的文化品牌活动之一。
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积极倡导文化先行的理念,致力于搭建文化互鉴、沟通民心的交流平台,成为助推“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建设、探索“和而不同、共绘大美”国际文化交流新模式的生动实践和成功范例,为推动中国—东盟共同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戏剧周认真讲好中国故事南宁篇章,不断深化中国—东盟友好关系,助推南宁市建设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南宁贡献。
戏剧周在9年里精耕细作,共举办演出场,开展戏剧工作坊96场、专题研讨18场、粤剧大赛31场、艺术展览28场,并推出剧评会、微电影展播等活动。异彩纷呈的线下、线上活动吸引了众多戏剧爱好者积极参与,据不完全统计,线下约50万人次、线上约万人次参与其中,让中国与东盟戏剧艺术找到更多的知音与同好,有效拓宽了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空间与深度。
▲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系列活动上,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剧院演员表演粤剧《贵妃醉酒》。南宁日报记者赖有光摄
文化尊重 多边交流
戏剧无国界,文化传情谊。戏剧周以文化尊重、多边交流为理念,以多元共汇大美为目标,以戏剧等文化艺术为纽带,参与国平等地在同一平台展示和交流各国的文化艺术、非遗保护、艺术教育等活动。
9年来,戏剧周共吸引了国内外个文化机构、艺术院团参与,其中,来自东盟十国的艺术院团和文化机构有98个,来自中国22个省区市的艺术院团和文化机构有个。中国与东盟艺术家和观众开展深入交流,从相遇、相知、相交到相助,产生了共鸣。通过戏剧周平台,中国昆曲、藏戏、粤剧,与泰国孔剧、柬埔寨皇家舞剧、马来西亚玛雍戏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同台展演、文化对话,还富有创意地让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艺术家联合演绎了经典剧目《罗摩衍那》。戏剧周还为越南艺术家阮氏丽玉、中国滇剧艺术家陈亚萍等14名艺术家举办个人艺术专场,打造戏剧艺术的“金色殿堂”。
国家一级演员、广西文化旅游形象大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表示,戏剧周为中国和东盟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每年,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朋友相约绿城南宁,交流戏剧、共叙情谊、展望未来。戏剧艺术让中国与东盟民众跨越国度,跨越文明,真正实现民心相通。
创新模式 立体构建
在运作模式上,戏剧周拓宽了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模式和范型,以“4+1”的创新模式构建活动板块,由“演(演出)、研(研讨)、展(展览)、赛(竞赛)+大联欢”组成,形成表演实践与理论研讨相结合、竞赛与友谊并进的运作新格局。
其中,作为闭幕式的中国—东盟大联欢晚会由中国和东盟十国的艺术团体合作演出,融入 剧目、戏剧大赛、 艺术家、艺术展览、东盟电影展映的颁奖仪式,成为东盟戏剧周最能体现合作共赢的亮点环节。
通过戏剧周倡建的交流合作机制,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还与东盟各国开展文化艺术研究,出版《东南亚戏剧概观》,这是我国研究东南亚戏剧的 开山之作。该书与戏剧周研究成果《广西粤剧百年图史》于年获第十六届广西社会科学成果奖。此外,还与泰国艺术发展大学、缅甸戏剧组织、越南国家嘥剧院等单位合作编写《中国—东盟戏剧剧本互译丛书》等,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
扩大往来 强化辐射
从年开始,南宁市依托戏剧周平台,实施“文化走亲东盟行”工程,将文化“请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近年来,组织“文化走亲东盟行”演出团走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9个东盟国家,共开展文化活动将近场。代表团充分发挥团队小、轻便灵活的特点,既有在文化殿堂的展示,又有在高等院校的传授,还深入基层社区,每天开展2至3场演出交流。年,邕剧、粤剧、川剧、祁剧等戏曲艺术院团携手走进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与东盟艺术家开展联合演出,成为中国传统戏曲对外传播的一段佳话。
戏剧周与“文化走亲东盟行”互为呼应,通过丰富多元的民族传统文化,搭建中国与东盟人文领域合作的桥梁,推动双方文化交流合作走向更深广的空间。“文化走亲东盟行”多次组织南宁市非遗传承人、非遗生产性保护企业,携广西粤剧以及壮族刺绣、织锦、服饰、绣球制作等项目走进东盟各国,开展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等各门类非遗专题展,相近相通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在中国与东盟各国还举办了一系列大型艺术展览,包括“广西粤剧图片文献展”“中国—东盟舞台美术设计展”等,多层面、多角度传播中国与东盟国家 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
文化聚力 常态合作
戏剧周发起建立“中国—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机制”和“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交流机制”,两大合作交流机制分别有国内外成员单位92家和40家,实现了中国与东盟在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常态化交流与合作,国内多个省市的艺术院团通过戏剧周组委会,实现与东盟艺术院团的有效对接,戏剧周在发挥衔接中国与东盟的作用日益凸显。
毛小雨和方宁主编、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年3月 版《东南亚戏剧概观》认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交流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梁纽带,是推进文明和谐与共同繁荣的基础。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携手中国与东盟艺术家,放飞戏剧梦想,让戏剧在新丝路扬帆起航,有效增进了民心相通、民间相亲的良好国际关系,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增进理解信任、加强人文交流的友谊之路,谱写中国—东盟互惠共赢新篇章。
END
1.传承奋斗精神凝聚时代力量!年南宁市全民阅读活动暨“绿书签行动”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