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内在艺术天赋

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扩展了我们的信息接收范围和方式,当密集的信息扑面而来时,考验的其实是每个人的内在艺术天赋:感受力,思考力,分辨力,创造力等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人的艺术品位。

现代化的科技制造极大地提高了物质生产,但是在那些哲学家眼中,看到的总是一群为了生活庸庸碌碌的人群,这些人为了金钱为了感官享受而花费了绝大部分的时间,所以带给哲学家们的观感是悲观的,然而不为人知的一面是,那些庸碌者也会有偶尔的灵光一现或者哲学思考,究其原因,一部分也是因为他们不再像中国上个世纪我爷爷奶奶那一辈人那样忍饥挨饿了。不论是悲观还是乐观,不论是线性还是循环,历史都是在按照它的节奏在走,任何想要通过简单的一个词,一句话来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行为都是徒劳的,如果真有什么可以相信,那就是通过种种迹象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对不久的未来做出准确的预示判断,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活在历史中,而不是日常生活中。

回复

多罗西:在我看来,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却不那么快乐的哲学意义上的根本原因是,现在的很多人,认可西方工业化的同时,抛弃了东方农耕时代时对自然和祖先的依恋和敬畏,依恋自然可以是我们获得内心的平静,敬畏祖先可以是我们不迷信,有些人宁愿刷一小时抖音,也不愿花五分钟好好读一首李白的诗,宁愿去教堂泪流满面地忏悔也不愿追溯和思索一下家族历史的根源。我没有批评这些人的意思,只是在我有限的人生阅历里,真正的强者,都是融合科学思维和富有艺术气息的。

回复

多罗西:至于男女朋友之间的差异,我认可的经验是就事论事,比如前几天看的白岩松那个演讲,他说他老婆以前半夜起来上厕所经常踩到他,他才知道他老婆近视六七百度,讲起这些时,都是一种可爱的调侃,而非学者之间的严谨探讨

是的,生活水平确实大幅提高,但另一个现代化世界的人们或许不那么开心的原因是,科学与理性为主流价值,但有时人需要一定的自我欺骗来感到幸福,比如宗教,又比如说在过去,浪漫的爱情被定义为男性的霸道与女性的柔弱,但今天的人或许更清醒地认为这是对不平等关系的粉饰与美化。感情中就需要更多讨论、协商,又如何在这协商中去重新定义浪漫。

3分30秒,反对up主的观点。恩格斯在晚年的书信里说,“历史的决定因素说到底乃是实际生活中的生产与在生产,超过这一点,我和马克思都没有说过。如果有人把我们的说法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那就是毫无意义的荒谬之论了。”从这里也就是看出,马克思理解的生产与再生产,并不是经济因素。其中生产是物质生产,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把生产狭隘化,也大大狭隘了马克思学说的内涵。

经济基础不代表仅仅是经济因素的生产,我指出了马克思不是经济决定论。。

1.Griswold,Wendy.().Culturesandsocietiesinachangingworld.Sage.(这是我最后提到的文化社会学的教科书,很多梗概,清晰易懂,好像没有中文版)

如果有兴趣深挖理论原著的话,以下是社会学专业的部分读物:

2.卡尔马克思.().《资本论》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4.埃米尔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5.皮耶布迪厄.().《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

其他有关的大众读物:

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7.东浩纪.().《动物化的后现代》

科技是想要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的这个理由好像对我来说还不够因为我总觉得不管人的生活方式怎样变化如果找不到目的的话那些没有道德和伦理的世界的那一面在还是会换着一个方式存在下去很爱听社哲讲堂和与人文学科同学的谈话也就是因为这些才是改变世界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源动力

稍微说几个事情:

对于马克思而言,经济基础不是决定上层建筑的,在中文版的原文中是这么说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听我的左圈朋友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是“斯派”的私货,至于是不是,我没去求证过,要啥没啥,爱咋咋地。

接下来说下韦伯,当下的网络环境里,韦伯主义是个重灾区,尤其是韦伯关于理性化下科层制的解读——由“理性的上层”制定的“理性的规章制度”,而中下层只负责如同一个工具人一般,规章制度里写着什么,中下层就做什么。这样做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韦伯一直到死都没能想明白如何保证“上层”始终是“理性”的,这个问题至今也没定论。(但考虑到韦伯的新教伦理,可能这个问题会交给人们心中的上帝来解决)

最后谈谈原子化的问题,有说法是认为“城市化导致乡村的宗族文化衰败,脱离了家族环境下的人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内,无法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必须依靠诸如饭圈文化(笑)、二次元、党同伐异等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存在感,这就导致了撕逼的双方会脱离问题本身,陷入一种为了撕逼而撕逼的死循环,因为从一开始撕逼的人就不是为了某个特定问题而撕逼的,纯粹是刷存在感。”

这个现象也可以和后现代主义拿出来说一说,正如UP主所提到的,后现代社会对现代主义宏大叙事的排斥,我读历史也同样会遇到中心化叙事与去中心化叙事的问题,这种裂开的、碎片化的社会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而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应对,这依然是个大混草(WAAAGH)的领域。

要我说,不是“人可以做什么的自由”造就了后现代社会,恰恰是“人可以不做什么的自由”造就了后现代社会。

我也没说它就是终极标准啊,我认同的“可证伪性”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老老实实讲道理的框架,咱们真正想讨论问题推动问题解决的人咱们抱个团好好说话。

我们成长于中国这种特殊的教育背景下,所以我就特别强调给自己解“辩证法”的毒。我找到的解药就是科学

其实“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很多地方被一代代的有话语权的人拿来当枪使,我们80这一辈人了解的多半不是其本来面目

回复

正义的米疙瘩:温铁军教授说过,教科书里的马克思主义其实是斯大林主义,我推荐你一个小论文,《被遮蔽的马克思》,可以去康康

回复

黑影恶魔:哈哈,我这几天在看多伊彻的《先知三部曲托洛茨基》,对斯大林主义有一点点了解了

我觉得中国没有保留贵族文化很可惜,我们学艺术设计的对于好的古代经典设计很难考证研究,像英国这种城堡文化保留的都很好,神马巴洛克啊哥特式建筑啊,维多利亚风。。。。很多保留都比较好,也许是英国本土没有大规模战争。。。。后期修建也比较考究毕竟资本雄厚,历史没有怎么断档。再说我国,故宫我多次拍摄有些宫殿房顶保留比较完好,但后期再建的做工都有些不尽人意。不是传统榫卯结构。可像其他地方古代建筑。某些偏远地区有保留比较原始的,可能当年二战原因。。。。还有旅游景区长期不开放,懂修复的人比较少,朋友在故宫修钟表,比较厉害,但其他城市这样的年轻人应该不多。

但我觉得艺术文化传承一点很重要:血脉家族传承。使命感我看过bbc拍的记录片《上流生活》一家人在守护一座城堡他们在这个城堡住了几百年上流生活同样每年都要赚钱来修复城堡长子继承城堡。很有意思。其实每个国家同样时期都要面临同样问题或早或晚。日本在二战后也是抄袭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设计。中国现在也在模仿(前几年比较严重)最近几年原创性比较好。说的比较乱听个大概意思[加油武汉][口罩][鸡腿]

我们需要结合没有任何某一种东西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

前排表白多罗西!你的视频让我的的未来的迷雾消散一些。来自一个想学哲学的高中生[委屈

]我们现在的就业市场偏向技术型的专业,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技术,所以保险起见要么同时也培养一些能保障你经济基础的技能,要么有把哲学当学术做的自信和决心(然后走教授那条路)。这是我给你的建议哈。

嗨多罗西,想问一个和这个视频无关的问题(刚发现你,补看了你的好多视频)。我觉得人的想法和看法都会随着时间、阅历、成长等改变,我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以前的某些想法有点愚蠢···极端····不合适。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在输出内容,同时这些输出的内容也或多或少会影响别人。我会觉得无法对我的看法做出保证,因此不敢发声,你是怎么处理或者看待这种不敢发声的顾忌?

其实我觉得你这种不敢发声的顾虑很合理、并且可以说很理性在你不确定的时候可以考虑不把话说死把观点作一个疑问或者一个想法表达表达不表达都有利有弊当你更有自信的时候就用更自信的语气

置顶]我其实并不推荐长期像视频里一样从早到晚地学(最近期末了没办法哈)。比起时常、效率(也就是心无旁骛的专注)更重要、也有用很多。我们每天的脑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过度追求学习的时常可能让大脑不堪重负。个人觉得,其实除开听课的时间每天能自主学习、高度专注5、6个小时已经算比较多的了。大家要像对朋友一样对待我们的大脑,了解它的声音和需求,照顾好它,不要给它喂太多垃圾的信息,它就能充满活力地帮我们工作。

再分享给有需要的同学,一些提高效率的经验:

1.早上可以用闹钟代替智能手机叫醒,就可以避免带手机上床。刚起床是头脑最干净的时候,不要刷容易上瘾的内容或视频来提神,不然容易脑子痛眼睛痛。可以枕边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睡觉前和早起看。我们的脑子就像一个容器,在一天中被不同的内容逐渐填满、会达到一个脑力极限,夜晚的睡眠又帮助我们恢复。

2.早晨头脑清醒、毅力充足,适合做有挑战性的作业或工作。如果能做完一些,对心理状态也是很好的激励。

3.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和。大量的重复抄写与所有东西都写下来的笔记是仪式感的例子,它们带来努力的表象,于心理是一种安慰,但可能避开了真正的记忆和思考。仪式感或许可以帮助你进入学习状态,但你不能让仪式成为学习的全部。那些让我们脑子难受的、费力的思考,才是效率的根本。但好消息是,它们也只在开头让我们难受,当我们能突破关口进入专注状态,就会逐渐得心应手。有一个心理研究让许多人在一天中不断记录自己的心情状态,结果是,人在专注的状态下最快乐。

4.学累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移动身体、保持头脑清醒的事情。比如做饭、清理、做家务等,是好的放松方式,对男生而言也是如此哟。如果想要以更好的状态返回到学习中,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放松的本质是“换脑”,就是换思维模式。比如说唱歌、画画、运动等你的业余爱好、或者和朋友打电话、见面等社交活动——它们不同于分析性思考,但也带来参与感和好心情。被动性的放松方式比如说看剧、刷手机也行,但不要上瘾出不来,以免影响到接下来的安排。

知识是有趣的,但学习这个行为本身很多时候是枯燥的,可我们仍然可以平凡中取乐。希望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哟!

这样的女生感觉内心很强大丰富[热词系列_可以]

社会学的目的是理解社会。为了这个目的去搜集、分析数据,文科和理科的方法都会用上。

笔记方法:

1.在书上标记重要概念和观点;

2.在每个章节末尾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大意和重要论点,可以加上自己的想法或评论;

3.再一次浏览书上的记号和笔记,在本子上总结多个章节之间重要概念的联系(利用图表、关系图、清单,把大量的文字信息压缩成主要概念的逻辑关系);

4.写得好的句子和段落,逐字摘抄,培养语感和文笔,或者打在电子文档里,之后系统性归类。

其余的po主讲的都很好,一点我不太同意,即“逻辑区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就是讲仁义道德”。第一,墨辩中有论理法则,他的“三表法”已经呈现了理性推理和逻辑思辨,同为轴心文明时代中国哲学发展显然是更多元丰富的。第二,名家逻辑也颇有悖论的意味。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叫做《西方令人失望,但中国精英的“附庸”惯性更堪忧》,文化纵横杂志刊载的,po主感兴趣可以读一读。

最后,po主在美国学了这么多年西方哲学,建议回归一下中国哲学,你会发现中国哲学真的很“迷人”

关于逻辑性区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一点,研究中国哲学的王德峰教授在《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中也提到过。西方哲学强调逻辑,或许和西方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如出一辙,但我个人并不认为强调逻辑或理性主义就代表某种优越性,只是指出这个他们对逻辑的强调这一点。相反,过于强调所谓的逻辑和“理性”可能给对世界的认识带来许多禁锢,所以我同意你说的中国哲学实际上更加多元丰富。更加博大精深的内容,以简洁的框架来传述就更加困难,正所谓“言语道断”,所以我不敢说自己有“系统性的理解”。我之前以美国人为目标读者写过一篇文章,解释许多主要的西哲理论早已被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哲学家系统化过

WhyHistoryisRepeatingItself:FromChinesePhilosophytoMult,你有兴趣也可以读一读。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化,需要知己者,需要知彼者,由知彼推出“附庸”,假定他人立场,就不太恰当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