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美术馆
月湖之畔,临着古琴台,有一座神奇的银白色建筑——琴台美术馆。有人说它像梯田,有人说它像雪山,还有人看它像超时空的深海来客。
“也太好看了吧!这是什么宝藏景点哇!”由于颜值太高,大家都在网上催它早日开放。
最近,汉小布听说,它就要正式开放了,而且中国美术家协会还准备在这搞件大事!真让人忍不住激动地搓搓小手!
琴台美术馆▌在“梯田”开顶级艺术展绝绝子!
琴台美术馆
与琴台美术馆同时开放的,是顶级艺术大展"武汉双年展"。年12月下旬-年5月下旬,武汉将举办武汉双年展,琴台美术馆是主场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介绍,之所以在武汉举办双年展,因为武汉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已经形成的美术群体、美术氛围。身居C位的琴台美术馆,除了挑起双年展主场馆的任务,也将举行开馆系列活动。
琴台美术馆
出道即巅峰。琴台美术馆成为“武汉有意思”的代表之一。它美感阈值非常广,因为设计不是一般的“野”,从开工起就一直引发讨论:银色梯田、城市沙丘、银色雪山、大地等高线、银色星球……俯看,像是“松饼上洒满了糖霜”。而迫不及待前往踩点的朋友说:“拾级而上,身处银色山丘,有种‘站在宇宙中心’的感觉”。
琴台美术馆
两万余平方米的外立面被设计成“梯田”,上部每层铺满白色砾石,下部种植绿色植物。也许天长日久,鸟儿衔来种子,石子间长出野草,又是另一幅景象。热爱它的朋友说:“在艺术之巅撒点野,想象力简直了!”微博网友“摄影师吴文培”说:“虽然一直还没开张,但已经二刷拍摄了。想到开了之后上面应该长期站满人了吧,所以赶紧冲冲冲。”
琴台美术馆
琴台美术馆的创意和概念设计来自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和主持建筑师柳亦春。这位曾设计龙美术馆西岸馆、雅昌(上海)艺术中心的知名设计师期望,琴台美术馆能完美地成为他心目中对当代城市有所贡献的美术馆。
琴台美术馆
武汉琴台美术馆的开放式屋顶,使它成为一座可全年、全天开放的艺术公园。一种诗意的合理性,既不脱离理性的范畴,又致力于在其中创造出感知的丰富度。可以想象,它在开放后无疑将成为武汉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在柳亦春的设计中,琴台美术馆体现着为一座人文城市而建造的最终愿景,它来自于致力创造一个更好、更为公共的人文城市的设计认知。▌城是美术馆
这种具有开放性的美术馆的理念,与武汉“没有围墙的艺术之城”的愿景刚好契合。一年不同的季节里,一天流逝的时间里,琴台美术馆的银色屋面,和武汉一起,光影变化。站在不同角度看过去,丰富而奇妙。
琴台美术馆
正如近年,那些不断在武汉带来美好体验的美术馆和美展。不止有老牌的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近年来,合美术馆、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汤湖美术馆、东湖杉美术馆等新的美术馆也不断涌现,还有Bighouse当代艺术中心、K11艺术村等。这些大大小小、气质各异的美术馆,遍布城市各处,带来几乎从不间断的美术展。
武汉美术馆
冠以城市之名的武汉美术馆,是许多外地游客来汉必须要去的打卡点。这栋欧式古典复兴主义风格大楼坐落于汉口繁华的街区,前身是年由中国银行家出资兴建的金城银行。90多岁的老建筑,前半生浓缩和记录了近现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而从年开始,它变成了城市的艺术logo,轮番展出国内外各风格流派的主题展览。年它被评为全国十三家重点美术馆之一。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想尝试一下自带书香气的美术馆,那你一定会喜欢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它的造型似一块飞来之石,矗立珞珈山旁,被绿树环绕。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的大半楼体都处于悬空状态。年武汉大学周年校庆之际,校友陈东升出资1亿元捐建了该馆。如果逛累了,去楼顶点一杯咖啡,惬意中遥望武汉大学古香古色的老建筑群,能体会到身心的又一次升华。
东湖杉美术馆
看腻了都市“钢铁森林”,那么,汉小布建议你去看看“不一样的烟火”——东湖杉美术馆。由废弃的猪圈、仓库、民居改造而来,这座藏身东湖边杉树林里的诗意美术馆,是实打实的流量之星。一步一景,一望一思。如果工作日到访,在这里陪伴你的除了静谧的水杉,大概就只有欢快的鸟鸣了。以上提到的几座美术馆各有特色,散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却都不约而同打上城市印记:经济重镇、大学之城、百湖之市。这些“武汉气质”,让美术馆拥有了“有趣的灵魂”。
合美术馆
现在,不少人认为美术馆变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每逢假期,逛馆看展成为武汉人的首选,朋友圈的打卡照也早已成为我们获悉新展览的重要方式。就连嗅觉最灵敏的商业体,为适应武汉人的口味,也一头扎进美展大军,展览的内容和专业程度,不容小觑。武汉天地壹方南馆、K11购物艺术中心(光看名字就很有说服力了),都会定期推出各种展览。今年“五一”刚刚开业的武汉万象城,也专程邀请国际艺术大师量身定制《明日浪潮》艺术作品大展,作为开业大礼献给武汉。▌人人艺术家
那些在双年展上看不到的武汉B面,也许才是更有趣的。武汉的艺术家,其个性和他们的艺术作品一样,纷繁各异,风格显著。出生和求学于武汉的曾梵志,中国当代最有价值的艺术家之一。他在《新周刊》的一次采访中回忆,武汉不缺艺术家所需要的创作氛围,光他小时候住的胡同里,“就有好几个画画的”,并且“随处可见一个人在写生”。
曾梵志(油画家)彭年生摄(来源:武汉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