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发周趣说齐白石弟子李可染拍场的那

中科公益爱心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303318890248&wfr=spider&for=pc
李可染苦吟图丨局部《苦吟图》是李可染绘制的带有自画像性质的佳作,系画家晚年重要画题。这一题材初创于年,至年代初,画家重拾此题材以自励,此幅即作于这一时期。画面描绘一位黑衣诗人在夜晚作诗,他左手按纸,右手握笔支颐,正在艰难思索。整幅作品几乎全以焦墨浓色绘就,人物的轮廓、面部的皱纹与桌椅的线条运笔缓而沈稳,黑色的袍服用浓墨平涂,整幅作品毫不取巧,惟有凝重与认真。画家刻意弱化了笔触的变化,以烘托出「苦吟」的主题。只有随风摇曳的淡红色烛光处理得稍显灵活,反衬出整张作品的厚重感。画面的上方和左侧以李可染典型的书风长题,纯以中锋直下,笔笔见力,力求生拙,填充构图的同时再次强调作品的主题。纵观可染先生的艺术人生,无时不在苦心钻研,即使晚年仍旧孜孜不倦。《苦吟图》既是可染先生当年自勉之作,如今观之,亦是对晚辈后生的鞭策,令不由得为之肃然起敬。可染先生笔下《苦吟图》虽有数本,有如此巧妙之处者,此作当是第一。Lot李可染(-)秋风吹下红雨来镜框设色纸本63.7×44.2cmRMB:2,,-2,,唐杜牧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清石涛诗云:秋风吹下红雨来。此二句神韵天成,兹并写之。可染。可染、老李。「齐白石和他的著名学生李可染和黄永玉」,(捷克,布拉格)兹德涅克.斯科纳画廊,年10月17至11月3日。1.《现代中国画(英文版)》,第页,(伦敦)Artia,年。2.《李可染》(捷克文版),封套及彩色图版IV,伊华.莱切特诺娃着,(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美术家出版社,年。3.《中国水墨画》(英文版),封套及图版,海兹拉尔着,(伦敦)Octopus图书有限公司,年。4.《中国海派名家画集ChinesischeAquarellederShanghaierMalerschule》,图版,Dausien,年。5.《齐白石和他的著名学生李可染和黄永玉》展览目录,第79页,(捷克)兹德涅克.斯科纳画廊,年。6.《中国瑰宝TREASURESOFCHINESEART》,第58-61页,(布拉格)禾祺拍卖行,年。捷克著名收藏家海兹拉尔(JosefHejzlar,-)一九五五年直接得自画家本人。海兹拉尔(左一)与黄永玉(右二)一家在大雅宝胡同海兹拉尔先生正在家中的工作室翻译齐白石诗词李可染秋风吹下红雨来丨出版物封面李可染秋风吹下红雨来丨局部李可染秋风吹下红雨来丨局部杜牧、石涛两家咏秋景诗句,可染以其写秋毫无萧瑟之气,甚好之,分别屡引入图,始自四十年代后期。本幅则两家兼集,合写为一,图中瑟瑟凉风,霜叶飞舞,童子牧牛,或伏或坐,意态悠然,入眼一片秋色,生机蓬勃。未署年款,惟藏者五五年得于画家,或为可染以此为图最早者,七十年代后,屡有出之,皆据此本。Lot李可染(-)人在万点梅花中立轴设色纸本57×50cmRMB:4,,-5,,人在万点梅花中。昔年游无锡梅园,梅花万株,铁杆纵横,花如繁星。春光中灿若霞起。可染写意。李、可染、陈言务去《东方既白》,第36页,新加坡新华美术中心,年4月。1.年北京瀚海拍卖。2.香港佳士得年秋Lot。此作品通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认定,并由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官方网站李可染艺术库收录,作品编号为:LKRAF-L-。李可染人在万点梅花中丨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官方网站李可染艺术库收录“人在万点梅花中”是李可染十分喜爱的题材,类似的构图模式最早见于20世纪60年代初,画家运用艺术想象力,将多种景物移植在一起:无锡梅园盛开的红梅进入苏州拙政园内,园内的假山亦变成桂林的奇峰怪石。李可染人在万点梅花中丨局部此幅画面构图饱满,梅花被安排在前景,先以浓墨中锋写枝干,其间顺锋逆锋兼备,笔断意连,梅枝摇曳得势,梅枝的丰富造型不仅表现了梅树的形态变化,还与树下点景凉亭的直线形成对比,颇具形式感,梅花以胭脂点染,笔肚稍留水分,笔尖沾色,顺树枝结构依势点染,基本上不调整用笔方向,只做大小、疏密、浓淡、枯湿的变化,花点又被水或者淡色化开一些,竭尽变化;山石则用浓淡水墨层层渲染,压一压火气,与梅花的艳丽形成鲜明对比;点景的凉亭、人物虽简,但也用笔精心,笔笔到位,掩映于满园梅花中,富有生活气息,可称点睛之笔;画面上方的题跋以行书写之,长短错落,笔势多变,与虬曲的梅枝相映成趣。整体而言,此幅章法新颖巧妙,笔墨老辣恣放,在极简的素材中表现出了意境的独特性和造型的丰富性。Lot李可染(-)雁荡山下村舍镜心设色纸本27×44cmRMB:3,,-4,,可染。师牛堂、可染、李、在精微1.《李可染书画全集(山水卷)》,第84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年。2.《李可染画集》,第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年。本拍品于年5月2日经李小可先生鉴定为真迹。年在雁荡山与药农合影(后排右起:李可染、黄润华)李可染雁荡山下村舍丨局部此帧作品虽小而画面恢弘开阔,浓重饱满,山峦以浓重的笔墨写成,透明的边线分隔出山与山之间的空间;远山、树木与河流在雄奇的山水中流溢出一种优美的变化;近处村舍中的白墙和溪流闪烁着明亮的反光,笼罩着一派伦勃朗式的光影。立体空间层次丰富且整体感强烈,既符合自然规律,又超乎现实实景。画面达到力、势、气完美统一,笔墨间暗含书法风神,沈雄博大,逸宕飞动,宛若金铁烟云,铸就了雄浑、坚实、凝重、幽冥的个性风范。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这件小中见大的山水精品,是李可染先生探索将中国传统笔墨与西方绘画观念相融合的标志作品,亦是李可染先生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李可染雁荡山下村舍丨局部《雁荡山下村舍》是李可染先生运用写实与积墨完美结合的一幅代表作品,背面有李可染先生硬笔书写的“雁荡山下村舍”。年5月2日,李小可先生重睹此作,感怀良久,称其为“真精品”。Lot李可染(-)烟消日出不见人镜框设色纸本33×30cmRMB:,-1,,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此从废画裁剪一段,画法与今不同,故留之。可染香港苏富比年秋拍Lot。此件作品未署年款,但从作品的风格与面貌看,应当是七十年代所作。款识中可染先生提及此画是由废画中裁剪一段,其意可能是整张作品并不能满足自己的高要求但这一局部却十分合心意,于是在选取这个局部,裁剪之后重新题款以作留念。“画法与今不同”也显示了此件作品的风格之于画家的独特意义,可从中看出李可染先生对于自己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和良苦用心。画面中山石的外轮廓线明快松动,书写性的用笔清晰地勾出一座座山峰的结构,再以淡墨浓墨交替使用,渍染出山体厚重的团块体积感,由近到远慢慢推后,使山体富有张力,给人一种威严耸立,直入云霄山脉且绵延不绝的感觉。刻意强调山石浑厚的同时又留出云雾的空白,云雾环绕将物象置于逆光之中。用浑厚的山体充分衬托瀑布的耀眼,黑与白、明与暗、虚与实、动与静的强烈对比既表现出了山石的雄浑,又体现了云雾的灵动。在幽玄冥暗的山体中云雾的空白仿佛发出耀眼的光芒,给欣赏者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整理/少白公子)注:以上图文节选自《中国保利拍卖》主讲人:汤发周庚子年记于华东齐白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