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史角度理解我们的文字。
文丨朱丽琨编辑丨钱杨
如今的输入法如此便捷、智能,让我们容易忽视不同文字系统的差别,忘记我们自己的文字有多么独特。我们总说“打字”,可要严格说来,字母文字确实是“打”出来的,词语由一串敲打出来的字母构成。可就中文输入法而言,字词并不是“打”出来的。
汉字是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一个方块字即一个意义整体,当我们说“打出”汉字,实际上是通过输入法“找出”汉字,是一个检索的过程。
正是这个差异,在计算机时代到来前的一个世纪里,使得汉字经历了一段突围史。所谓突围,指的是人们尝试突破字母文字为中心的体系,为汉字找到属于自己的现代性之路。
中文打字机是见证这段历史的物质载体。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墨磊宁(ThomasS.Mullaney)通过《中文打字机》一书揭示了这个载体为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史上最重要却被误解最深的发明之一”。
《中文打字机》,[美]墨磊宁著,张朋亮译,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1月版
我们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