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服务地区文化建设、面向东盟是我校新时代美术创作、人才培养的总体宗旨。我们充分利用学科的区域民族性、资源独特性和沿边国际性特色,为社会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服务,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3月24日,在纪念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创作教学座谈会40周年——美术与书法创作教学论坛之校长论坛上,广西艺术学院副校长伏虎分享了他的观点。
▲广西艺术学院副校长伏虎。记者梅耀摄/视觉重庆
结合广西艺术学院的创作教学经验,伏虎表示,目前学院设置了“四学院一所一中心”。其中,漓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依托“漓江画派”创作团队,以写生采风等形式,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和欧洲各国,用笔墨奏响时代赞歌,较好地繁荣了广西美术,促进了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同时,学校积极搭建了东盟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创作中心、东南亚美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与平台,与泰国艺术大学、越南军队文化艺术大学等25所东盟艺术院校团体开展交流活动,服务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自信和影响力。
学校还积极开展了主题美术创作工程,通过画说扶贫、乡村写生、义卖捐赠作品、举办画展等形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积极参与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创作项目、“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工程等,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在人才创新培养方面,培养与东盟国家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合作,以及从事边疆民族地区美术创作与研究的应用型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是一大亮点。
该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有别于划分年级、班级和统一课程进度的教学模式,打通了本科、研究生教学壁垒,本研融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进行灵活教学,力图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充分尊重导师的教育理念,强化和突出导师成熟的艺术理念和艺术风格,以体现不同的教学特色和创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