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2月9日讯(记者蔡紫旻陈智勇殷斯麒许雅玲范金林高慧子许文龙陈森森/文陈起拓陈小阳彭燕珍郑银杰/图)12月8日晚,泉州海峡体育中心体育馆灯火通明,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的舞台,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携带精心编排的大型情景音乐舞蹈史诗《万里海丝路·千年刺桐情》,向海内外宾朋展现泉州烟火之美、戏曲之美、匠心之美,彰显多元文明、美美与共的情怀。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夜幕下的泉州,用一场文化盛宴告诉世界: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共同延续着千年的荣光与智慧。
光明之城短剧串联开启古今泉州时空之旅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相遇。
“同一片天,同一片海,不同的肤色,不同的风采,八方宾客泉州来,我们一起嗨……”《同一片海》歌声传来,打造成巨轮形状的主舞台、闽南红砖古厝状的活动舞台轮番上演泉州的古风新韵——主持人与演员的表演丝丝入扣,歌舞、戏曲、杂技、音乐短剧节目与背景影像完美融合,共同讲述千年时光里,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交流往来的故事。
任鲁豫在主持中
“我是你们的晚辈任鲁豫,今天我们相聚在刺桐港,中国有句老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们看,今天的现场,八方来客,高朋满座,中华民族和各国朋友共同开启了新的时代。”开幕式演出主持人、来自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任鲁豫,与遥远时空中的拘那罗陀、马可·波罗、汪大渊、陈偁、何朝宗、李贽、郑和等历史人物隔空对话。
中外历史名人对话
这样别出心裁的戏剧串联,在开幕式演出中一共有十场,由主持人与饰演古代名人的演员共同完成,贯穿于十个表演节目当中——
“明月照过你,大海记得我。”公元年,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历尽惊涛骇浪抵达刺桐港,扎根于此、再没有离开;中世纪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来到泉州,惊叹于“东方第一大港”万商云集的繁华景象;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两次从泉州出发,游历世界,留下著作《岛夷志略》;北宋泉州知府陈偁,不畏艰难,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最终促成泉州市舶司建立,为泉州港在宋元时期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作出巨大贡献;还有主张“革故鼎新”、提倡平等包容的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七下西洋、途经泉州时行香拜谒的明代航海家郑和……
这些与海丝泉州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在戏剧里一脚踏入现代社会,或与后辈互动,或在所处时代中直抒胸臆,时代更迭、薪火相传,人们用各自的方式,推动泉州从繁华中走来,再次走向繁华。
烟火之美多国艺术家欢歌热舞再相聚
这是一座生生不息的世遗之城、奋斗之城、国潮之城、烟火之城。
幸逢盛世,泉州如先贤所愿,依然“涨海声中万国商”。舞台上,“市井十洲人”相聚在此,人们用激昂的歌曲、灵动的舞蹈,展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经贸往来、人员交流,不断增进了解、合作共赢。
《祈风》中的一幕
“浩荡瀛海,祈风有应……岁有常信,惟风有期。”歌曲《祈风》的歌词,说的是古老的祈风仪式。《相遇海海》的音乐响起,航海家汪大渊从古代走到了现代的舞台,成为歌舞表演《相遇海海》的主人公。“走过身旁,海风吹不散,五百年的沉香,走过身旁,雷电击不碎,瓷盘上的画像……你们的故事,传遍陆地海洋。”歌曲唱的是汪大渊,也是马可·波罗、郑和等勇敢者的故事。
音乐短剧《N时代的涨海声中……》
为泉州设立市舶司据理力争的陈偁,蹚过时间的长河,来到了交易繁忙的今日泉州港,他会是何等欣喜?音乐短剧《N时代的涨海声中……》中,扮演陈偁的演员眼见着互联网和电子设备让物流、人流冲破屏障,流通无阻,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他说,他想留在这个美好的时代。
在第七段戏剧串联中,任鲁豫独白:海上有一条丝绸路,陆地也有一条丝绸路;海上的丝绸路风狂浪激,陆地的丝绸路山高崖陡;陆地海洋两条丝绸路都通向同一个目标,让世界共同繁荣。
女声独唱《千年之约》
“我放声高歌你的到来,翩翩起舞丝绸衣带,从阳关到沧海,千年之约情意满怀。”在歌手吉克隽逸演唱的《千年之约》里,不断踏上征途的开拓者们前赴后继,这条征途就是造福人类的“一带一路”,交流绵延千年、人类命运与共。
而来自泰国、韩国、日本、俄罗斯,以及非洲的艺术家们,以舞蹈集萃形式,将舞台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韩国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