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常聚诗书画艺术馆

粘常聚(别署博旷楼主),年6月生,河北省邢台市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学历,得到陈孟昕、刘一原、陈运权诸教授指导。文化部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原邢台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联展和参加国内大展以及相关学术活动。

年国画作品《枇杷夏熟》参加建国三十五周年河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

年5月举办《墨/感受/我们》六人大型作品联展(中央美院张立辰教授题签)参展作品18幅。

工作照

年参加河南省举办的中国著名画家邀请展并収入作品集

年秋应邀参加周韶华先生中国美术馆作品研讨会。

年组织举办邢台青年美术作品展。

年成立粘常聚诗书画艺术工作室

年1月6日,由邢台牛城晚报主办的〈一意孤行〉粘常聚书画作品大展,展出作品70余幅,作品及论文发表于各级刊物,作品被广泛收藏,两次制作电视专题予以推介。

.3月《神州》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诗作八首。

与陈履生先生合影

看画评画

陈履生

时间:年12月

地点:江苏省扬中市陈履生博物馆群

河北邢州人粘常聚先生捐赠我博物馆一夲八开的诗画合璧的册页,粘姓是极少的,是我认识的人里面唯一的一个这个姓的朋友,以前没有见过他的原作,这次看到这个册子,它有不同的题材和内容、他的画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想之外,我不能说它画的很好,但有一点是值得称道的,那就是不俗,对于不俗的这个评价,之于当代中国画画家来说,是很难得的!因为在今天我们看到的俗画太多了,包括一些名家……

常聚以诗画相配的表现形式,承继了传统文人画的发展,常聚的册页有各种题材和形式、他的画还是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的{用笔、用墨、构图}等方面。-

显然花鸟画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前辈大师诸如齐白石,潘天寿的时代,沿着吴昌硕的路传承延续下来,花鸟画家们面对的高峰实在是高、几乎可以说是高山仰至!他们明知道花鸟画的这条道路不是坦途,崎岖难行,虽然很多花鸟画家也很努力,也不能说是没有才情、同时也拓展了新的题材内容和表现领域,但是、单就画的意境,趣味,笔墨等诸多方面来看,并没有看到特别的成效、当下现状也不尽如人意,许多花鸟画家们的不懈努力、也使我们发现了花鸟画在当代发展中的难点和花鸟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陈履生简历:中国国家博物舘原副舘长,文化部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博物舘舘长,陈履生博物舘群总舘长。

年参观陈孟昕先生中国美术馆个展

邢台“粘常聚花鸟画作品展”开展共展出70幅作品

丹青吐彩,翰墨飘香。在猴年新春来临之际,由牛城晚报主办的“一意孤行——粘常聚花鸟画作品展”在本市紫金公园开展。

此次作品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艺术交流为目的,共展出了粘长聚先生所创作的《小雨忽来》、《月下清影》、《一架新味》等近70幅作品。多年来,粘常聚痴于绘画,笔耕不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气质与个性,被行内人评价为“其性也直,其品也善,其艺也美”。在他的笔下,信手拈来,无不轻灵秀逸、跃然纸上,令人赏之悦目、品之有味。

在艺术道路上行进的40多年,粘常聚始终潜心研究与书画有关的传统文化,其作品及论文多次发表于国内外报刊,他“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始终在艺术的道路上坚守着、开拓着、“一意孤行”着……(牛城晚报记者刘东甲)

研讨会

一意孤行——邢台著名书画家粘常聚花鸟画作品展研讨会发言摘要

时间:年1月15日下午5点

地点:邢台润泽园酒店四楼会议室

牛琪(牛城晚报副总编辑)

各位参加粘常聚画展研讨会的老师和朋友们,今天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一个画展的研讨,下面我将主持人的话筒交给咱们施胜辰老师,由他来主持我们今天的研讨会。

施胜辰(学术主持人,著名戏曲人物画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常聚办画展的运气不错,平时的雾霾天天有,今天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办画展很不容易,我有体会,画的不好拿不出手,画出一张好画很不容易,常聚是做了努力的,这批作品比我想像的要好,画的有品格,大家把常聚的作品都看了,艺术需要交流和切磋,大家都发表点意见,好!好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不足?大家谈谈吧。

翁振军(邢台市政协原副主席、北京大学毕业、文史专家)

我最近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