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形之上徐静个展圆满结束

前言

徐静者,北京画家。初识其画,一时无以名之。何以故?盖因其异于今日之诸多绘画,类不同于所谓之抽象。其异有三,曰:一者,非固有几何之抽象,并非戏仿欧式之形状,其构形之简约,别一种意味;二者,非东方绵延千年之意象,以烟云韵致为胜;三者,远离泛滥之表现派,绝杀画功之简陋。前人论画,必以形状为画理之终极,忘却画者乃天地大事,纵一笔一画,皆有无尽之意蕴,其深邃之所指,非视觉目见。

故此,几番识读徐静之画,聊以心会;几经观览揣摩,渐有体悟。徐静有沉静之志,去浮泛表象,以物降物,以物见性。当代绘画本已杂多,能凸显我之面貌难之又难,徐静沉稳,细心钩索,日复一日磨砺画面,于万般绘画丛林中取我之构造,其形相非所见之形相,乃性命之沉淀,独树一帜。

通览此一脉绘画,须心志不移,锚定画理,通悟天下,扫除一地一域之陋见,横向取法,东西南北具在,慧根心性不坠。以此,再读徐静画,终能删繁就简,荡平表面之物理,一意孤行,远世相之杂芜,而独立一画风。可喜可贺。

当今天的绘画被称作绘画艺术的时候,就不仅仅是绘画,而是更多的绘画之外的探讨。从画家角度而言,他们看过无数的绘画风格和绘画语言,也了解、甚至学习过多种的绘画类型,如写实具象、抽象非具象、表现抒情。从地域上讲,他们也一定会研究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绘画流变,他们有时候偶然地偏爱一种风格,有时候又厌倦一种类型。在他们学习、研究到相当程度的时候,又常常困惑自我的迷失,似乎总是被别人的影子所束缚。这时候,绘画成了一种习惯,你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就自然地接受了那种绘画,而不是其他。但是也有一种情况,是画家的自主意识决定了他们选择绘画风格与语言的方式,他们决心要走一条自己的绘画之路。

这就是当代绘画存在的意义,也决定了画家存在的价值。徐静即是这后一种,她在绘画这个领域匍伏前行了二十多年,论绘画的年头不可谓不长,但绘画又是一生的事业,再久也是一瞬间的事。所以,徐静肯沉寂不事喧哗,几乎在静默状态中探求自己的绘画语言。她试验过各种方法,也去不同国家游历,见识了许许多多的绘画体系,她也心仪于它们,但是还是不能满足,也不能释然。她也杂学多样,进行艰苦的尝试,挫折不必说,其中的甘苦历历在目。这就是绘画之难,也是探索独有的绘画语言之难。

徐静渐渐地从杂多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批新作。这就是她积累多年之后的一种单纯和简约,这就像人生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总想归复到简单一样,不再奢华,简朴才是真理。绘画之道同样,徐静这种语言的表现和所得,是现代主义艺术的通途,它们发展到今天,作为共识,成为艺术家的共同选项,即一种能抵达绘画本质的绘画语言,它不假外力的辅助,它们构成了自身就是一切。正因为如此,绘画被成为艺术,就是指它已经成为一种思考研究、一种独立价值、一种天地顿悟。它可以是打破程式化,不顾及视觉的惯性;也可以是直接呈现,不担心简朴;它有行动的自由,可以是行动绘画;它可以是思想的表现,无所谓精细描摹;它甚至是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张画布,但你看到的却是你内心的世界。

这样的绘画就不再是画面视觉那么一个维度,而是总体地对绘画的认知决定了绘画成为艺术。有了这些因素,徐静的作品就凸显了它的意义:不同、不凡、不花腔,直抵本质。作为艺术研究的选项,就是看重这种不同凡响的作品,而不单单是叙事,现代主义的绘画艺术思想依然在这片大地上有意义。种瓜得瓜,求法得法,徐静得了她的绘画之法与奥妙。

——王春辰

“相形之上”徐静个展于年5月21日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持续展出至6月4日结束。

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徐静继年“素”之后的又一次个人风格的全新呈现,呈现了17幅大型抽象绘画作品,分为“本源”“一种永恒”“无限”“绝对值”“平衡”等几大系列,是近年来的新作。

出席此次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授、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明哲,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批评家王端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杨大伟教授,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天津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范晓楠,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世界美术》杂志编辑、硕士研究生导师赵炎,荣宝斋出版社总编辑王勇,新华社国内部政文编辑室主任、高级记者吴晶,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主任魏玉国,中关村创新文化发展促进会执行秘书长刘利,艺术家许英辉、陈光、陈可、邓新黎、谢懿等,以及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和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王春辰。

嘉宾合影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徐静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进行当代艺术创作与表达。她通过有色土的使用,去除作品的光泽感,又采用矿物材料叠加出画面的金属颜色和质感,形成非常独特的艺术面貌。徐静所建构的图形与她个人的情感、精神形成独特的联结。”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批评家王端廷:“徐静是将形式、材料和观念进行结合,且做得非常出色的艺术家。她的艺术独特性在于她形成了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她绘画中充满矛盾元素的对照、对比和对立,包括:阴阳、虚实、黑白、里外、上下、封闭与开放,建构出庞大的符号体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批评家王端廷

新华社国内部政文编辑室主任、高级记者吴晶:“展览展现的不仅是徐静在艺术上的探索,更是她不忘初心的历程。她默默行走在新疆龟兹的洞窟中,与斑驳对话;她用女性的臂膀从遥远的戈壁滩扛回几十斤重的岩石颜料,在无数个冰冷的夜晚持续创作到天明;她把所感知到的时间与空间、个体与世界,和仍在探索的价值、生命都融入厚重的笔墨之中。”

新华社国内部政文编辑室主任、高级记者吴晶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杨大伟:徐静这个展览我进来一看,我就觉得特别的纯净,没有太多其他元素的干扰。徐静的作品有很强的东方意识,我觉得材料在徐静的这种艺术表达里面,其实它等于是跨越了一个惯性的文化经验,在徐静的绘画里面,包括她的覆盖,包括她的打磨,其实这个平行四边形也好,我觉得这里边其实它还是一个潜在的空间艺术的驾驭,还是一个潜在的空间艺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杨大伟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世界美术》杂志编辑、硕士研究生导师赵炎:这个展览我看到之后还挺震撼的,我对你的作品有一个很直观的印象,就是它有特别鲜明的当代的这种视觉性特征,但是同时呢,又有非常深厚的一个传统精神。我发现很有意思的就是,徐静的作品中融入了两种类型的涉及到文化层次的内容,一种是传统的工匠系统,另外一种是文人系统,这是创作过程中传统的复杂的内涵。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世界美术》杂志编辑、硕士研究生导师赵炎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徐静这个画属于一种冷抽象,徐静有点蒙德里安似的发挥到罗斯科色域派以及莱因哈特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冷抽象到极简。但是它不同于西方式的冷抽象,它是结合了东方禅意的抽象。而且徐静非常实在的结合了禅意,因为西方的抽象也是结合禅意的,但是徐静的跟东方的结合,跟她自己文化的结合,跟中国的结合就是非常实在,她是结合了拓片,而且她说她的作品里有自己私密的个人得记忆,所以有特别实在的具体的抽象。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天津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范晓楠:徐静的作品给人的一种理性冷边的感觉,徐静的第一点就是理性抑制着感性,这是一个层面。走到作品前面的时候,我突然感觉不一样了,这个空间很安静,然后我会觉得一下子有一种感情在消融,我觉得这个艺术家不是完全理性的,她把很强的感性抑制住了。在徐静的作品当中,我觉得她和罗斯科有某种联系,罗斯科我们知道抽象的尾声当中,他的作品当中有宗教性的原因,就是它的色域周围有虚虚的漂浮的虚边,这种在冷的抽象结构当中赋予了一种感性的力量。如果绘画当中能以心传心,我觉得徐静这个作品是有感情、有力量的。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天津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范晓楠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王春辰:“徐静的作品在今天的绘画生态中非常突出。当细致了解画面背后的故事,你会更加知道其中沉淀的丰富内容,它不仅仅是点线面的构成,更有个人情感和历史。徐静试图表达神圣而崇高的事物,而她所呈现的静默画面,可以令我们反思、启悟,感受到一个无限的空间。”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王春辰

艺术家徐静:“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参加我的展览开幕式!感谢我的师友、今日美术馆工作团队、媒体朋友对于展览的支持!各位老师对于展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多方位的点评,对我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我会慢慢消化,持续创作。”

艺术家徐静

开幕式上,嘉宾们欢聚一堂,围绕着徐静的艺术创作展开学术研讨会,以“一种静穆与崇高的态度”为主题,共同探讨了徐静的作品所蕴藏的符号语言、媒介材料、当代艺术、文化基因等课题。

学术研讨会现场

徐静多年来一直潜心于个人绘画语言风格的探索,体悟生活,致力于材料的研究并常年担任一线的教学工作。年-年间两次到台北阳明山完成驻地项目,在当地采集火山岩泥进行创作,在注重作品与当下生活状态紧密结合的同时,她也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