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界,索卡艺术中心创始人萧富元以当代艺术经纪人的身份为人所知。当台北索卡艺术中心拣寒斋宋瓷展开幕,他历时30多年的宋瓷收藏也系统呈现于世人面前。16个窑口,件套宋代瓷器,仅是他宋瓷收藏的一个侧面。在他看来,当代艺术是他经营的主业,而古董收藏是自己的爱好,因而也为这次展览命名为“自有乐地”,痴迷于宋瓷美学的萧富元,用佛陀“以己为岛,以己为归”自况,称之为一场宋瓷的修行。
雅昌艺术网:艺术界对您的认知,更多是著名当代艺术经纪人,您同时也是一位古董收藏家,这次展出一百多件宋代瓷器,为什么会以宋瓷为主题做展览呢?
萧富元:台湾以前极少出现围绕宋代瓷器做专门展览,著名的清翫雅集大多是精品展。我认为宋代是极简美学的最高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哲学思考,在宋代相互影响。宋太祖确立以儒家治天下的建国根本,贯彻宋代以降的帝王政治制度;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逐渐中原化,唐代玄奘取经,让佛教更深入中国信仰;有汉以来,强调无为而治与自然共生的道家,影响中国对文化思考的发展,宋代以来,宋徽宗赵佶特别信奉道教,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儒释道三教在宋代集ㄧ身,彼此互相独立却又融合,发展出天人合一哲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忘于江湖,以自然为师,万物方能生生不息。宋代书画、瓷器无不反应出儒释道的哲理美学:简约、自然,有温度却不高冷,自由却不张狂,宋代瓷器那种内敛温润是一大特点。进而宋代美学东传日本,现在流行的“侘寂”就是受到宋代的影响。从我个人的审美偏好来说,宋代是中国美学的最高峰。因此,我做了这样一个宋代瓷器的专门展览。
雅昌艺术网:关于这次展览有哪些特点?以什么样的脉络来呈现宋代瓷器的发展?
萧富元:从北宋到南宋,政治中心的迁移,导致北宋时北方的窑口更加兴盛,到宋室南迁,又推动了南方窑口的发展。这次藏品展也梳理了从北宋到南宋的窑口特点和变迁过程,一共选取了16个窑口的代表瓷器。北方窑口有:东窑,耀州窑,定窑,霍窑,井陉窑,钧窑,磁州窑,登封窑,当阳峪窑,长冶窑,观台窑,计11个窑口;南方窑口:龙泉窑,越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建窑,共5个窑口。每个窑口都要从器形到发色展现代表性,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发色也会呈现出现,总共件(套),用从宋代各窑口之美,展现中国艺术最内敛又自由的时代。
雅昌艺术网:这次宋瓷的展览陈列有哪些特点,如何把不同窑口系统展示出来?
萧富元:这次展览氛围两层,楼下以青瓷和青白瓷为主,楼上则主要是黑釉、白瓷和磁州窑,以色彩变化为线索。在收藏过程中,我并没有严格按照窑口来区分,而是随缘。我不追求名牌,像宋官窑和汝窑我就没有,我在曹(兴诚)先生家里也看过汝窑,另一方面来说,所谓五大名窑更多代表了一种主流的品味,我比较喜欢自由,不一定受到宫廷和主流审美的约束。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看待南北宋的历史时期,在瓷器上发生的具体变化?这些特点又会如何影响您的收藏?
萧富元:北宋时期刚刚统一,政治中心在北方,武功还没有完全减退,与辽、金、西夏还有战时,风格还比较粗犷。包括耀州窑、磁州窑、钧窑、定窑等等。比如定窑最高峰是北宋,到了金代就变得比较粗,还有耀州窑,北宋时期很豪放,到南宋时期从绿色转为黄绿,工艺也从刻花转为印花,精致程度有所减退。
因此,如果不是鼎盛时期,我只会收藏一两件相对精致且有代表性作品,但不会整体收藏这个时期的器物。这次展出龙泉窑11件作品,只有一件是北宋的。就是因为南迁之后,那里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江南的经济发达、文化基因细腻,景德镇、吉州窑都是在南宋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变得更加细腻。
以龙泉窑为例,北宋时期用石灰釉,釉层比较薄,胎质也比较粗。到南宋时发明了石灰碱釉,就可以层层堆积,釉质逐渐呈现出一种玉石的温润感。包括建窑,虽然比较难分南北宋,但是南宋的经贸是很大的收入来源,日本人喜欢茶道,买了很多建盏。现在日本称为国宝的三件曜变天目,都是南宋的作品。我收藏的建盏大概有50几件,这次拿出11件,有一件油滴天目是玫茵堂的旧藏,还有一件兔毫在美国七个博物馆巡回展览过,从不同颜色和造型做一次呈现。
雅昌艺术网:您似乎没有仅仅围绕五大名窑来开展收藏体系,转而涉猎更广泛的窑口,为什么采取这种策略呢?
萧富元:“五大名窑”是明代才有的提法,随着现在考古发现,陆续发现新的窑址,有说法认为五大名窑是伪命题,诸如哥窑的窑址至今成谜,而且宋代的墓葬中也没有出现哥窑,目前所有哥窑都出土于元代,因此有观点认为哥窑应该从元代开始。还有钧窑也存在学术争论,欧美很多学者认为钧窑是明代烧制,而大陆的学者都认为钧窑是北宋。
而现在很多出土的宋代窑口,精致程度不低于五大名窑,比如十多年前发掘的张公巷窑,而两岸故宫之前都没有这个窑口的藏品。还有之前常常提起的磁州窑,大家认为磁州窑比较驳杂,但实际上现在长治等地的窑口都重新进行了梳理,对窑口的分类也越来越精细。譬如定窑,这次展览中有两个瓷枕,之前的出版都认为是定窑,后来发现应该属于井陉窑,还有很多之前认为是定窑的瓷器,实际上属于介休和霍窑。
随着瓷器的研究深入,分类正逐渐细化。我希望自己收藏展有学术性,大家不要看到白色的就是定窑、黑色的就是建窑,而应该有更精细的研究,在学术上站得住脚。
雅昌艺术网:在经营当代艺术的同时,您也是古董收藏家,古董和当代艺术这两大体系在您和收藏和经营中有哪些区别?
萧富元:我的古董收藏早于当代艺术,年左右开始收藏紫砂壶,当时主要用来泡茶,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转向老的紫砂,开始各种古董店,渐渐喜欢上了瓷器。年,我跟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刘良佑老师学习器物。年跟他到大陆考察各个窑址和博物馆,认识到很多博物馆的专家。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我辞掉银行的工作转型做艺术经纪人,决定做绘画和当代艺术,因为不会遇到真伪的争议。所以古董只是我的收藏,而绘画是经营。我所有的画都可以出售,不会把好的留给自己,不好的卖给客人;而瓷器是不卖的,属于我自己的兴趣范畴,当成自己的修行。
瓷器收藏对我来说,有点像佛陀对阿难所说,“以己为岛,以己为归”,是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买瓷器只是出于兴趣,而没有投资和商业诉求。
雅昌艺术网:您的古董收藏经历过怎样的变化过程?从初学者到收藏家,审美偏好发生了哪些变化?
萧富元:收藏之初,我对陶瓷史和鉴赏都没有特别了解,就会广泛收藏,瓷器收藏者大多从明清官窑为主,量大而且色彩绚烂。我后来逐渐对高古瓷发生兴趣,终止了明清瓷器的购藏,主要集中在汉代以后、明宣德以前的瓷器,其中宋代最有代表性。
很多人问我:你能不能举出最喜欢的三件东西?我说很难,每买一件都像谈恋爱,藏品就像小孩一样,台湾叫“妈妈爱”,看自己的都觉得可爱。我看过全世界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之所以敢于办这样的展览,是对自己有信心。
年开始就收宋瓷,那时我还在银行,一个月工资1万多台币。台北中山北路有一家古董店叫谢金诚行,有一件很好的北宋龙泉窑的五孔瓶,要4万块,可我的户头只有2万块,就跟同事借了2万,那时看到喜欢的就一定要买下来。我买古董主要从蘇富比佳士得这样的拍卖行,或者著名的经纪人,像埃斯肯拉齐等等,也会在香港、日本和欧美的古董店里买。
从爱好到收藏的过程中,“赏”是很重要的,欣赏宋瓷就是从颜色和器形。我不喜欢明清官窑的华丽,尤其清代宫廷的品味和中原文人审美有差异,王维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到了这个年纪,我回归到纯粹、淡雅内敛的趣味。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看待宋瓷的审美价值与当前市场价格的关系?
萧富元:在民国初年,一件宋瓷可以换十几件清官窑,而现在的市场这种价格是倒置的,宋瓷的市场与学术地位还不匹配。西方藏家对于清代瓷器更为偏好,或许是因为色彩比较丰富,东西方审美差异造成的。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时机做这样一次大规模的学术性宋瓷收藏展,希望对宋瓷的研究和收藏发生哪些影响?
萧富元:很多人知道我收藏宋瓷,想到我家来看,瓷器又比较脆弱,索性办个展览与同好分享。第二,台湾收藏瓷器的人越来越少,清翫雅集的收藏家基本上都已经超过70岁,年轻一代的古董收藏没有跟上,我觉得很可惜,年轻人不喜欢表示他们不了解,台北故宫的藏品一般很难上手,同类器物也很难在市场上见到。所以我也算尽一点社会责任,三年前我在台南办过一个茶道具的展览,现在到台北来办一个宋瓷的专题展。第三,我虽然不出售,但这些展品的同类藏品都有可能在市场中见到,也能促进藏家对于宋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