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于民间,广东大戏如何逆风翻盘,走向新

白癜风发病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3/5927655.html

风平浪静,粤剧春风拂

动乱结束后,观众对粤剧如饥似渴,粤剧在年至年有过一阵复苏景象。香港为了加强粤剧教育,香港八和会馆属下“八和粤剧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在年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年,“香港演艺学院”在“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的基础下,聘用全体夜间课程的教职员,举办两年全日制粤剧文凭课程,训练专业粤剧演员。为了提升学员的水准,更在年协办粤剧进阶课程。

年,由于合作上的考虑,香港演艺学院主动解除和八和粤剧学院的合作关系,八和粤剧学院只有十二名学生及两名导师继续留在八和粤剧学院,搬到深水埗通州街公园壁球中心继续举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由于学生大量流失,香港艺术发展局曽一度考虑终止八和粤剧学院的资助,但八和粤剧学院随即转型,不但在年开办锣鼓课程,在年亦开办粤曲伴奏课程及社区粤剧学院季度短期课程,学院学生迅速由十二人増至一百八十余人,并且开设少年儿童粤剧班.年亦准备开设粤剧编剧班.八和学院亦有专业班学生高军翔,高军涛在年正式接受康乐及文化署邀请,担任文武生,与粤剧名伶王超群,吕洪广,敖龙演出《宝莲灯》及《双仙拜月亭》。

近年来,香港艺术发展局拨款开办粤剧课程给儿童及青少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资助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筹办“粤剧文化使节计划”来向社区推广粤剧。剑心粤剧团也举行《南国红豆育新苗》的儿童粤剧推广及教育计划。

现代粤剧开始受到外国人欢迎。创始人黄展华为首的粤剧海外名伶为了让外国人参与并且继续对外推广,以英语为表演语言的英语粤剧应运而生。同时新加坡的英语粤剧由黄仕英开创。行内演员为了改良粤剧,开始考究戏服、道具及布景的式样及色彩是否配合故事的朝代。例如:汉风粤剧研究院于年11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所演出的《铜雀台》。

由于香港社会重视粤剧发展,除了一些民间的戏曲研究中心外,香港各间大学也纷纷设立粤剧学术研究中心。例如:成立于年3月1日的香港中文大学戏曲资料中心及成立于年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大学音乐系也有有关粤剧的课程。

申遗成功,粤剧迎来改革先机

粤港澳3地政府年已开始筹划向联合国申请粤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于年正式委托具申报经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草拟申报文本。年9月中央政府向联合国提交申报文件包括粤剧,申报第1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年,粤剧正式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香港首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显示粤剧艺术得到肯定和认同。

建国以来,遵循“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粤剧又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建设:对成千上万的剧目加以甄别筛选,整理改造,发掘了许多长期埋没的传统剧目。改革舞台艺术的陋习,从内容出发,改变六柱制结构,向老艺人和兄弟剧种学习传统表演程式,为失传的行当填补空缺,加强形体基本功和武功的锻炼。克服以机关布景、胶片服装淹没表演艺术的习气,发展简洁鲜明、意境清新的舞台风格,恢复刺绣为主的民族传统服装。唱腔音乐则突出梆黄主调,淘汰庞杂怪诞的流行歌曲和酒吧间式的演奏形式,在净化传统基调的基础上提高,建设情调健康明朗的新艺术风格。

粤剧的这些做法,充分展示了其勇于创新、不拘一格和兼容并包的特点。薛觉先曾发出这样的呼声:“不独欲和南北剧为一家,尤欲像中西剧为全体,截长取短,去粕存精。”正因为拥有这样一批富有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性格的粤剧艺人,才造就了粤剧辉煌的历史和独特的韵味。广州粤剧团团长倪惠英女士说:“粤剧的传统从来都是因时而动,改革创新以及兼容并蓄。现代科技发展很快,我们应该借助更多的现代手段来包装粤剧。”这既表明创新和兼容并蓄是粤剧的传统,也表明粤剧善于创新的特点与岭南文化的关系。

至今日,粤剧的革新精神依然高扬,新世纪以来,粤剧改革的呼声一浪接一浪,一批号称“都市粤剧”的改革者,借助现代科技和现代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从剧本创作思想理念到音乐唱腔、舞台布景各个方面,都做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传统文化断层太久,难以为继。加上西方流行文化和轻音乐等新兴娱乐长驱直入,成为粤剧的劲敌。粤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急剧衰老,大势已去。有业界人士悲观地说:“我总觉得事到如今,我们真的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切实地为粤剧打点后事了。”

从演出上座率,可见下滑的情况。根据方欣的《从粤剧的上座率谈粤剧》记载,年平均上座率95.06%,年是97.4%,年96.6%,年88.14%,年73.5%,年67.28%,年63.4%,年64.4%,年58.6%。这种传统文化的式微是全国性的。傅谨在《新中国戏剧史》中说道,“文化部所属国营和县以上集体所有制艺术表演团体年有个,到年已经减少到个,年更下降到个。”

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少粤剧艺人下海、移民,人才流失严重。坚守阵地者,或演戏,或课徒,偶有佳作,却难成气候。直到年粤剧申遗成功,粤剧才在官方回暖。

粤剧“申遗”成功后,取得了长足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粤剧依然存在严重问题与困境。首先是观众老龄化。虽然粤剧吸引了一些年轻观众,但粘附力不强。新编剧目经不起反复看,又失去老观众的支持,两头不讨好。第二是行当萎缩,只演生旦戏,老生、丑生、花脸、武生等行当没有担纲戏。长此以往,粤剧将在繁荣中失传。第三是走进“大制作”的误区,铺张浪费,应景戏多。究其根本是“目中无人”,忽略人在舞台上的作用,忽略传统戏剧“只可意会”的精髓,剧目忽略人物的“命运感”。

回顾粤剧史上的深渊:清代禁戏的灭顶之灾、上世纪三十年代受流行娱乐冲击之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意识形态影响之伤……粤剧能够绝处逢生,每次都有不同原因和机遇,但其共性是,在困境中依然会产生名家名剧,开辟新经典,带来新观众,树立新标准。而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因传统缺失和文化断层所形成的边缘化,似乎在演出“繁荣”之下覆盖着更为致命的危机。前几次再艰难,土壤还在,观众还在,民间需要看戏,喜欢看戏的氛围还在。如果土壤越来越稀少,肥料再多又有何用?不可否认,粤剧的存在是十分接地气的,贴近民众贴近生活。

岭南文化浸润粤剧,扎根民间

岭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是以民间文化为主的,从而呈现出平民性和世俗性。所谓平民性,源自市民身份的平等,不是贵族高胄、显赫功勋。岭南是个充满着商品和商品生产、弥漫着商业空气的社会,商业文化十分浓厚,从而造成其带有朴素平等观念的平民性文化。近代的岭南社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社区就是一个独具一格的市井社会。在这里,城镇众多,具有悠久的手工业和经商的传统,经济比较发达,特别是商业比较发达,城乡界限不十分明显。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早在这里萌发,作为岭南文化中心的广州从来都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由于商业活动主要以城市为舞台,商业性的文化必须也同时具有很浓厚的城市平民文化的特色。在这种商业性的市井社会产生的文化,其文化类型很明显地呈现出平民倾向,是明显的世俗文化、市民文化、商品文化。因此这个市井社会孕育的居民,其文化艺术形象,既不是军人、官吏、不是文人学者,不是地主绅士,不是资本家,也不是工人农民,而是城市平民。所以这一市井社会产生的文化无疑是市民文化、世俗文化。因此岭南文化不再纯粹是统治阶级表达意志的工具,而是侧重于表现平民的喜怒哀乐,生活时尚,表现他们的爱好、理想、愿望和追求;它也不再是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专利,而是深深扎根于民间,为广大平民所喜闻乐见。

岭南文化是扎根于弥漫着人情世故人间烟火的民生中的。粤剧亦是如此。粤剧从形式到内容,无不受着处在的岭南本土的地域文化的浸润与影响。由于粤剧脱胎于勾栏瓦舍,其美学立场孕生于平民主义倾向的消遣娱乐,既包容着市井平民的趣味嗜好,也促成了下层文人艺人思想情感自由的表达。它承传了中国传统市民艺术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平民倾向的世俗文化。

在音乐方面,粤剧结合了很具平民特征的广东民间音乐和南音。广东音乐如《将军令》大气镗鞳、《平湖秋月》悠扬平缓、《赛龙夺锦》喜气洋洋,都极形象地反映粤人民的世俗风貌特征。而南音唱词多是生活艰难的悲凉,起调平缓,激情处激昂,可以有“檀板之声无色,亡国之恨顿生“的感慨。南音表达的是平民的喜好、平民的情趣,人类对于美的崇尚和追求,庶民的疾苦,劳动的艰辛;生者长别离,死者长已矣;诅咒战乱,期盼安宁;感叹险峻的高山,漂泊的孤舟,诉说缠绵的苦恋,聚散的悲欢;正义战胜邪恶,忠良战胜奸诈;眷恋生命,悲叹人生;大平凡而又大智慧。可以说是平民的产物。它的韵律曲调,与岭南的闲适散淡的生态节拍是相吻合的。它的表演程式,与本土的民生风情的文化领会是相一致的。

在语言方面,粤语的运用,让粤剧彰显了明显的地方化、生活化、通俗化和大众化。而且它使用了平民的语言去表现平民百姓的生活。在剧目的题材内容方面,粤剧取材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话,既关乎纲常礼教主流文化的恩爱情仇,又关乎平民趣味的善恶有报、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还有拿得起、放得下的乐观主义,以及自得其乐的闲适心态,与封建的伦理观、道德观,与平民立场的祈安求福心态是相谐和的。正因为粤剧具有这样的平民性,所以自然备受普通平民的欢迎。

而粤剧的私伙局,则最能反映粤语族群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充满着世俗的平民色彩。

私伙局,是一种独具地域特点的民间大众性群体活动,有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殊的地域文化因子。私伙局一般指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地区,以演唱、演奏、表演粤剧、粤曲、粤乐为主要活动内容,以业余爱好者为主体的群众业余文艺组织。他们闲暇时聚在一处吹拉弹唱,不卖票盈利。私伙局强调参与意识,是平民大众的娱乐狂欢,具有市井生活的平实内涵。迦达默尔认为,这种大众文化娱乐模式——娱乐性艺术与真正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之间的区别:在于行为本身并不在于揭示生活或历史的什么,而追求一种由文本激起的情感本身。

当然,这种参与、经历带来的情感也折射出社会的内涵,但不是为了揭示真实的历史感,而是体现了观赏者所理解的历史。粤剧在私伙局中的意义也是如此,发烧友们自娱自乐所激起的正是他们集体无意识里所与生俱来的审美传统。不少老广州人都把看粤剧、听粤曲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而逢年过节就更不能缺少。在人民公园和海珠广场等地,逢节假日都有私伙局露天表演。据了解,仅越秀一区现有私伙局50多家,其中组建30年以上的就有5家。西关私伙局也多,定期参加活动的有1,多人,有的家庭甚至三代同在一个“私伙局”里。可见,粤剧是很贴近平民百姓的生活了。

在珠三角地区的演出中,不少剧目题材来自木鱼书等民间曲艺,反映了从古至今粤语族群的历史和现实生活及各种民间习俗。在祭祀、节庆等活动中,在春社大典,秋季丰收之际,粤剧又成为祭神拜祖的重要手段,成为人神之间互为沟通的桥梁。年粤剧上京演出《搜书院》,令人刮目相看。周恩来为粤剧题词:“批判性地接受民族文化遗产,创造性地发展地方戏曲音乐,使祖国的文化艺术放出新的光彩。”年粤剧新剧《山乡风云》获得好评。

广西老演员冯杏元说,戏改的时候老艺人把箱底的好戏翻出来了,让他们有机会学习。罗家宝认为,尖锐的批评,能开阔眼界,帮助演员进步。华嘉在《振兴粤剧的二三问题》中指出,“正是解放后马师曾回到祖国来演了几个戏,然后才完成了马师曾的艺术……靓少佳也是如此,正是解放后从《三帅困崤山》到《十奏严嵩》,才完成了靓少佳的艺术”。

红线女的成长就更具代表性了。红派艺术以“剧院制”为体制支撑,以“戏改”为分水岭,以左翼文学为基本立场,吸收南北艺术精华,注重传统与时代的结合,形成情感丰沛、格调高雅,集粤剧旦角艺术之大成的艺术流派。因此,“非遗”后,粤剧何去何从,还在考验着当代人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林深时见鹿,清醒时作文的

糊涂青年说原创的文章。有点长,码字不易,如果喜欢就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