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艺术中心
▲叠错平台与地形相契合设计单位/天作建筑建筑师/张伶伶?王靖?高雪松?孙悦岑地点/河南巩义设计/年/竣工/年业主/河南融创昱颉实业有限公司设计团队赵伟峰、张向伟、王超(建筑);郭昌锋(结构);王儆倬(室内);钟兆康(景观);焦洋、王珂璇、张海涵(驻场)基地面积/1.26h㎡建筑面积/㎡结构形式/钢框架+桁架悬挑结构摄影/远洋(除标注外)▲面坡而“露”的建筑主体▲从入口平台进入山院
▲自然形态的山院▲框景中的山色▲观山平台(摄影:何爱)▲关联山内山外的艺术中心▲立面局部▲坡顶平台上的艺术馆入口▲由飞桥行至观山平台▲总平面▲三层平面▲四层平面▲二层平面▲剖面▲墙身详图山院观山——漫山艺术中心设计王靖12?张伶伶1?孙悦岑131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沈阳建筑大学天作建筑研究院3沈阳新建大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郑州西部至洛阳之间的区域,是构建河南北部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周边连绵的丘陵地貌约束着城市的发展空间,也造就了其与平原城市迥然不同的地形环境。作为缓解城市压力、实现就近城镇化的一种方式,提供山居体验的特色小镇在丘陵山间应运而生。漫山艺术中心便是其中一座小镇的起步项目。艺术中心的功能并不复杂,业主的诉求也很务实,希望艺术中心在满足自身功能使用的基础上,让久居城市的人们领略山川之美,收获栖居体验,从而带动整个小镇未来的发展。现场踏勘当日正下着小雨,四周的浅山丘陵在雾气中时隐时现,颇有几分出尘的山水画意蕴。在近可游、远可观的山地环境中,建筑介入自然的策略既应对场地特征予以回应,也应对域外景象给予反馈。综合分析后,我们着重思考的是如何使人们的游山之旅在建筑中得以延续,观山体验在建筑中获得提升,从而使建筑成为人与自然交互的媒介。1藏与露漫山艺术中心的用地处在一条东西向丘陵的尽端,其南侧是连接郑州和洛阳的城际干道——中原西路,也是由城市抵达小镇的唯一道路。自忙碌的中原西路下道,绕行丘陵西侧山谷,人们便进入了宁静的山间小镇。这条丘陵如同小镇天然的边界,在限定空间的同时,也遮蔽了城际干道的嘈杂,将一片连绵的山峦分割成了山内山外两个区域。位于丘陵尽端的艺术中心便是这个边界上的门户,在定义小镇入口的同时,还肩负着由山外转入山内的空间过渡与场景衔接任务。为了维持城际道路两侧连续的丘陵态势,我们决定将山外场景中的建筑大部分“藏”起来,坡顶上仅一层高的水平体量因为树木的遮挡以及自下而上的视角,显得谦逊和朴实(图1)。经由山顶建筑的视觉引导,人们自西侧山谷进入,曲折前行,坡上的建筑主体慢慢显现;行至山坡北侧时,整个艺术中心的形态才会完整呈现。▲1构思草图朝南而“藏”的建筑一隅与面北而“露”的建筑主体,给予观者全然不同的视觉感受,所呈现的谦虚与张扬诠释了人工介入自然的两种方式,也体现了建筑在山内山外的角色差异。如果将艺术中心的布局视作位置经营的话,其作用有如山水画中于前山后山间有意藏露的屋宇,在预示山内空间深度的同时,实现了不同场景与画面的衔接,成为山内山外两个区域相互关联的介质。2退与进无论建筑师的主观意愿如何,建造活动都会对既有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城市环境所不同的是,当建筑介入自然环境时,一片领域便被定义和标识。在物理空间维度上,人工化的形态等视觉要素从自然背景中脱离,成为可供辨识的地标。如此看来,无论其形态特征是否鲜明,作为先行建造的漫山艺术中心都将对这座新兴的山居小镇起到辨识性的作用。南藏北露的布局策略以及绕山而行的路径设置,给艺术中心的品读行为赋予了时间向度。观者由山外进入山内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发现”艺术中心的过程,也是对建筑形态产生心理期许的过程。除此之外,在小镇整体规划中,㎡的艺术中心四周多是几百平米的小尺度建筑,两者的体量差异较大。建筑形态的处理需要与周边建筑相协调的同时,体现出起步项目的标识作用,并契合观者“发现”建筑的心理期许。漫山艺术中心用地的坡度适中,坡顶高度约为20m,山坡下小体量的建筑高度大多在10m左右。于是我们将整个建筑分割成了上下两部分体量分别加以处理:下部体量被化整为零,沿着等高线水平切割,并顺应山势依次后退,形成与坡地融合的叠错态势,进而取得与周边建筑尺度上的协调;上部体量则被设置成巨型的观山容器,垂直于等高线放置,以悬挑的动势摆脱山体,指向远山(图2)。▲2艺术中心的整体鸟瞰虽然上下两部分的形态处理策略迥异,但两者互为依托,在对比中达成统一。上部的“进”在底层“退”的映衬作用下,更具张力和标识性;悬置的巨型体量因其动势而成为视觉焦点,在满足观者心理期许的同时,削弱了下部体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