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裴剑飞)在距离北京中心城约25公里处,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进行了第二次环评公示。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显示,未来这个枢纽站将引入3条国铁线路和3条轨道交通线路,新建平谷线及M线也都将在此设站,同时枢纽内还将预留1座城市航站楼。
项目地理位置图。
去年11月底开工,预计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杨坨地区,西起北运河东岸,东至东六环外路县故城遗址区,北起京哈南侧路,南至杨坨中路、杨坨一街。该枢纽是京唐城际、京滨城际铁路近期始发终到站,也是城际铁路联络线的重要车站,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中明确的10个全国客运枢纽之一。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西接北京中心城,距离约25公里;东接廊坊北三县,衔接天津滨海新区和唐山,分别距离约公里和公里;北接首都国际机场,距离约20公里;南接大兴国际机场和雄安新区,分别距离约60公里和公里。
据环评公示披露: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接驳场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设施、城际铁路联络线车站预留工程、轨道交通平谷线车站(含线车站)预留工程。
根据城市副中心0街区层面控规要求,副中心枢纽一体化地区以交通枢纽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综合服务功能。一体化区域汇集了三条铁路(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和三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谷线、M线、6号线),并预留1座城市航站楼。一体化范围内地上建筑包括五星级酒店、5A级写字楼、公寓、文化艺术展览、商业、休闲等多种业态。
据了解,副中心站综合枢纽项目土建施工周期为5年,已于年11月底开工建设,预计年12月底具备通车条件,整个施工周期历时60个月,在主体建筑实施时同步实施配套道路工程。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分层示意图。
引入3条地铁,M线预留向燕郊延伸条件
记者注意到,根据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还将引入3条轨道交通线路,包括新建M22平谷线副中心站及M线副中心站、改造既有M6线北运河东站。
其中,新建M22线(平谷线)将引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设站。M22线全长约45.8公里,河北境内约14.8公里。全线共设置车站16座(河北境内设3座车站),其中换乘站10座,除高楼南站外均为地下站。
另一条连接京冀两地的轨道交通线路——M线也将在副中心交通枢纽设站。M线站厅层位于副中心枢纽地下2层。M线北起高辛庄,南至通州小甘棠村,途经通州商务园(通州西站)、副中心站、城市绿心等重要功能组团。线路全长约27.8公里,共设车站17座,均为地下车站。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