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梦中世界
——记欧洲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会专家
(记者常魁星)潘文逸的绘画既远离了当下的中国先锋艺术主流,又区别于学院主义的绘画流派,更多地传承了中国古代文人绘画的余绪和浪漫主义、民间艺术的根器与精神。在他的作品中,既经常可见陶渊明式的恬淡隐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梁祝式的两情相悦;更有伯牙子期不期而遇的高山流水,无音之音、山外有山。从作品看出,他就像是一个与世隔绝、梦在桃花源中的人,一个追寻内心的艺术家。
他长相奇伟,仙风道骨,温文尔雅,很有点名士风度。他把艺术作为一种修行、问道的生活方式,身体力行,将修身、修心、修得落实到每天的艺术工作中,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和生活情调之中。温情、浪漫、情趣,是潘文逸用画笔画出的一个梦幻而又现实的红尘世界!道与释,里面隐逸不息的情怀,更能切中人生的要害。潘文逸始终觉得,自己更像一个行走在世俗中的道士。艺术是他自我修行的样式,而油画只是他借助的介质。尽管窗外红尘滚滚,但关门就是深山。
潘文逸,年生于青岛,毕业于青岛教育学院美术系,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青岛市电影公司美术设计师、欧洲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会专家。多次参加北京、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多幅作品被艺术媒体报道并被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收藏。作品色彩艳丽,构思奇特,充满想象力。—传承与超越“四川画派”三十年拍品(图录号99-号)“‘四川画派’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进入了艺术史,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自身的人文传统:立足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