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手串起时间的针脚金凤台艺术

时间的针脚——“智慧之手”金凤台艺术8中法工艺交流计划首届获奖艺术家倪玲玲个展海报

11月25日,时间的针脚——“智慧之手”金凤台艺术8中法工艺交流计划首届获奖艺术家倪玲玲个展在北京艺术区的大千当代艺术中心正式开幕。展览展出了青年擀毡艺术家倪玲玲的70多件羊毛毡和植物染作品,持续至12月12日。

时间的针脚——“智慧之手”金凤台艺术8中法工艺交流计划首届获奖艺术家倪玲玲个展展厅

自年起,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金凤台艺术基金与艺术8合作,启动“智慧之手——金凤台艺术8中法工艺交流计划”。该计划每年评选一位中国青年手工艺传承人,为其提供开拓视野、深耕中国、走向世界的学习机会。这也是继年和年艺术8先后创立了法国青年艺术家奖和中国青年艺术家奖之后,艺术8奖再添新枝。

青年擀毡艺术家倪玲玲现场导览

倪玲玲

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首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年至年,就职于上海银创服饰有限公司,担任PH7原创首饰品牌首饰设计师。年至今,就职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年,倪玲玲开始接触羊毛毡工艺并自我研习,年跟随大理白族非遗传承人杨雄标学习传统擀毡工艺,年参加天然染色工作坊培训,年参加由美国纤维艺术家JarieJohnson担任主讲的“羊毛纤维的雕与塑”研习班。年获得金凤台艺术8中法工艺交流计划奖项,并于年初前往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进行两个月的驻地学习与交流。

首届“智慧之手”获奖者倪玲玲于年年初前往巴黎国际艺术城驻地访学,与法国手工艺艺术家交流技艺,并在艺术8巴黎艺术之家举办沙龙展。回国后,她更是将此行所学所思运用到了创作中,并前往青海和云南帮扶传统手艺人。

据悉,此次展出的70余件作品,均是倪玲玲于年以来的创作,其中大部分是在巴黎期间及回国以后的新作品。

倪玲玲《年巴黎四区的冬天》

倪玲玲《红黄蓝》

倪玲玲《容器》

正如倪玲玲所言,她的作品呈现如同展开的时间轴。从开始接触擀毡和染色,她在点点滴滴的堆叠中漫漫求索,每个系列的作品都反映了某个特定时空里带着体温的技艺、思考和情绪。

倪玲玲《小诗》

倪玲玲《印记》

在巴黎驻地期间,她继续以手工艺人和艺术家双重身份进行创作,将针脚、线节、偶然的记忆录制在缝纫与染色的物件里。其中一些系列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变化的启迪,而这些变化亦与时间相关。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基金部部长宋健(左),艺术8创始人、巴黎罗丹博物馆理事佳玥(右)

大千当代艺术中心馆长高小棋(左)、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参赞兼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副主任陆仁骏(右)

展览开幕式上,艺术8创始人佳玥(ChristineCayol)、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金凤台艺术基金管委会副主任雷歌叶、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参赞陆仁骏(Jean-PhilippeRousse)、大千当代艺术中心馆长高小棋分别对“智慧之手”的合作方们表示感谢,并对艺术家倪玲玲的展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美好的祝愿。

倪玲玲说到,巴黎访学给她带来了好运,让她对未来的创作产生了更加丰富的灵感,也更加自信。她还特别表示,将把售卖作品所得的20%捐赠给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金凤台艺术基金,用于支持“智慧之手”项目的长期开展。

时间的针脚——“智慧之手”金凤台艺术8中法工艺交流计划首届获奖艺术家倪玲玲个展展厅

活动最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基金部部长宋健致辞说,“智慧之手”项目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法文化艺术交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她宣布第二届“智慧之手”正式启动,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青年手工艺艺术家从中获益,共同为传承与创新而努力。

展览与会嘉宾(左起):冯劢、赵祎、陆仁骏、高小棋、雷歌叶、倪玲玲、宋健、佳玥、邓立、苏丹

大千当代艺术中心理事长刘亭,第二届“智慧之手”艺术总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苏丹,第二届提名人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赵祎和中央美术学院导师冯劢,以及意大利、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巴拿马等国驻华大使馆的代表亦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次展览的主办方之一,大千当代艺术中心特别在同期展出了6幅馆藏画作,画作来自4位中国近现代时期的旅法艺术家——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吴冠中。20世纪初,这些璀璨的艺术先驱先后踏上了前往法国追求艺术梦想的旅程,他们不仅为中国艺术带来新的灵感与曙光,也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千当代艺术中心理事长刘亭(右)、馆长高小棋(左),艺术8创始人佳玥(中)在展览现场

大千当代艺术中心理事长刘亭也在活动开始前,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金凤台艺术基金管委会副主任雷歌叶夫妇,以及艺术8创始人佳玥夫妇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与祝愿,并赠送了签名书。

徐悲鸿《喜上枝头》

林风眠《渔港》

刘海粟《黄山光明顶》

吴冠中《山水》

自年以来,大千当代艺术中心与艺术8达成友好合作,积极以展览、活动为契机,有主题地展开国际艺术联动,在传统与当代融合的语境下推动现当代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新生,发扬艺术的广泛亲和力与深刻感召性,输出东方艺术美学价值,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价值与力量。

机构简介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邓小平、廖承志和康克清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倡导和支持下,于年5月29日在北京成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至今,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发展少儿事业”的三项宗旨,坚持“实验性、示范性”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联络国内外友好团体和人士,在我国民间外交、两岸交流和青少年事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金凤台艺术基金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金凤台艺术基金是由中华文化发展协会和雷歌叶女士,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于年10月共同发起设立。基金支持优秀青年传承人探索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开展国内国际艺术和教育交流项目。基金遵循“真诚、自然、包容”的原则,旨在让中国传统艺术成为穿越古今、通达心灵、连接情谊的美好纽带。

大千当代艺术中心

简称DCAC,于年由刘亭女士(理事长)发起设立,年注册为有民非资质的美术馆,现落址于北京艺术区核心区域。DCAC致力于以当代启发性视角认知·重构·呈现中国近现代艺术的进程与脉络,通过当代性的探索实践,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有序传承;与文化艺术界精英广泛合作,促进多领域以及国际间的艺术文化交流,持续性地参与和推动中国艺术的发展;积极响应并支持社会公益性项目,结合艺术助力公益在新时代下的创新与变革;服务于公众,构建具有开放型知识结构的交流互动平台,提供多向度的文化体验和公共教育服务。

艺术8

艺术8是一个非盈利艺术机构,由法国哲学家、作家佳玥(ChristineCayol)女士及醉心于艺术的中国实业家薛运达先生于年联合创办。自年起迁入原中法大学旧址,通过艺术驻地项目帮助和支持中法两国的青年艺术家,并定期举办艺术展览、文化讲座、音乐会、中法文化论坛等活动,继承和传承中法大学民生、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和信仰,力求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架起一座桥梁

责编:刘礼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