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共识打造典范新光明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群贤毕至,大咖云集。专家会议智慧碰撞频掀头脑风暴,实践工作坊寻根再生引爆社区。

7月9日,由光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村城共创·烟火光明”——社区有机更新专家会议·暨社区实践工作坊成功举办。

“十三五”期间,光明城市管理工作以打造“美丽光明、绿色光明、秩序光明”为目标,创新管理模式,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城中村综合治理成效斐然,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市容秩序有效改观,光明都市田园风貌初露雏形,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

百尺竿头,“十四五”期间的规划正逐步推进。光明区对接全市发展战略,以“大环卫、大园林、大市容、大执法”为主线,从顶层谋划设计、全周期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实践等方面着力,重点围绕“集中度、显示度”“高质量、高颜值”四大发展主题词,以系统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为主要推动路径,将光明区打造成“宜居净城、山水连城、烟火漫城、良序善城、智治融城”典范城区、“全域自然教育”示范区和全市垃圾分类处理标杆城区,成为深圳市的“城市绿心”,为光明区打造“三地”目标提供更高质量、更富颜值、更具格调的城市环境。

城中村作为光明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十四五”的规划中面临环境品质的提升和综合治理的创新。面对具有丰富历史人文特色和多元人群产业结构的城中村,如何以有机更新的手段进行全面升级,如何吸引居民和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建设和文明迭代中展现出城中村的多样面貌,是当下须需讨论的话题。

本次活动将学术探讨与居民参与式工作坊结合,在社区营造方面进行学术思辨,倾听城乡规划学者、建筑师、文化遗产专家、社区营造者的观点与洞察,碰撞出引领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同时,通过居民参与的共创工作坊以及多方参与的专题会,共同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方案,探索参与式治理新模式。

共同为打造美好光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光明区副区长彭颖在专家会议上致辞时介绍,光明前身是原宝安区的一个边缘小镇,也是曾经的国营农场所在地。区域共有个城中村,常住人口82万余人,全区城中村居住人口比例较高,自年成立行政区以来,光明不断阔步向前,驶入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城区也逐渐呈现出了现代都市面貌。当前,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让“村”与“城”融合共生齐发展,形成光明最鲜明的空间载体和区域符号,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今天的光明,肩负着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历史使命,成为一艘驶向未来的科学方舟。今年,光明区还提出要充分发挥“蓝绿本底”生态优势,塑造湖光山色入城、蓝绿活力交织的田园都市风貌,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的“三地”目标。城管“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打造“宜居净城、山水连城、烟火漫城”典范城区的工作部署。“烟火”俨然已成为光明田园都市风貌的关键词语和重要一环。我们希望,在本轮城中村综合治理过程中,光明不仅具有山水入繁城的都市风貌,又具有历史人文底蕴的烟火气息。

彭颖表示,前几天,我们举办了第八届全球深商大会暨光明科学城大会,众多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企业家双向奔赴,参与行业产业建设,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升级,为光明打造“三地”,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言献策。光明,已然成为众多企业创新创业的热土。未来是光明的,光明也是大家的,让我们一起为打造美好光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创新光明城市管理内涵营造社区和街道活力

高端莅临,共襄盛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孟建民,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悦,分别在线上发表致辞,祝愿本次专家会议和工作坊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专家会议精心设置了“城中村再生与文化保护专题演讲”、“社区更新与景观共治专题”以及“城中村的价值和参与式共创嘉宾对谈”等诸多环节。精彩纷呈,妙论迭出!

5位专家学者采用线下线上的方式依次作专题演讲后,在嘉宾对谈环节,光明区副区长彭颖、谭权,与莅临现场的3位专家学者及主持人围坛论道,并与应邀上线的四位嘉宾展开了见仁见智的深入交流。

本次会议提炼光明区特色,提出先进理念,向学术界发声,深化都市再生的主题。同时,从社区营造的角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