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罗三川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艺术与科学中心
美术学硕士
策展人:黄恩泽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艺术与科学中心
艺术设计硕士
策展人:章燕丽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艺术与科学中心
艺术设计硕士
展览引入
虚拟策展绝不是线下策展的机械模仿,绝不是实体展厅的单纯数字化。
就显示技术行业现状而言,虚拟世界还未脱离像素的限制。
展览概述
19世纪的“文化”由小说定义,20世纪的“文化”由电影定义,而21世纪以后的“文化”生命由像素给予。关于像素发展的故事从傅里叶波开始,通过图灵机进行,并以皮克斯,梦工厂和蓝天的第一部数字电影结束。今天,我们遇到的几乎所有图片都是数字的——由像素构成,并且不可挽回地与它们的媒体分离;如今连虚拟展厅也成了像素的。
万物蕴藏玄机,变化将自其涌出。像素作为基本单元组成这些纷繁复杂图像,如同大量预制的标准化模件,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迅速装配在一起,从而使单一的元素创造出变化无穷的世界。西方汉学家雷德侯在他的著作《万物》中列举出:笔画模件构成的汉字;标准图腾装饰的复杂青铜器;规范化模具拼接的兵马俑;传统建筑的构件和营造法式;模件化的图像志等。通过对这些的研究,他认为,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是中华文明迅速壮大和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法则。同样,在视觉经验的历史中,大量砖块建成的金字塔代表坚固与永恒,新印象主义修拉的点彩画运用光和色彩的混合原理重现自然,早期8-bit电子游戏成为特定时代的美学经典,到如今,由0和1搭建的复杂计算机算法,不得不说已经创造出一个崭新而庞大的当代文明。
如果说,点彩派是画布上的镶嵌画,马赛克艺术是屏幕上的点彩派,像素艺术是数字的马赛克。那么有一天,也许矢量图形会吞噬像素图形,亦或者有了新的成像技术出现,像素将彻底消失,成为历史。那时,像素化视觉语言将会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并且有了新的代名词。
过去总是不经意的干预着未来,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必然性。对一艺术形式的研究,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