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年12出生,山东潍坊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西方音乐研究、中外作曲家与作品研究、艺术学理论。中国教育协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钢琴学术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分析学会会员,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员,曾获“全国创新教育师德楷模”称号。
谈起我的艺术经历,我感觉至少要追溯到儿时的童年时光。妈妈说我从小就很喜欢听音乐,每当妈妈用收音机给我播放音乐,我就特别安静和入神。
一、学艺之初
我在家乡潍坊读完小学和中学,在二年级时被选拔到学校的民乐队。为了演出,我和小伙伴一起经常接受歌舞剧院老师的指导,这让我不仅获得音乐技艺的提升,也在乐队的排练中增长了音乐的协作配合能力。这段经历对我至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在我心中根植了民乐的种子,为后来演奏并领会中国钢琴作品的韵味打下了基础。
武宁少年时代(摄于潍坊)
从三年级开始,我不仅继续参加学校民乐队训练,也开始跟随潍坊七中的王民利老师学习钢琴,这其实源于一个远大的志向——作曲。从9岁时,我就尝试写一些简谱歌曲。起初,是给爸爸写的一些诗歌谱曲。这些简单的小曲,都是一笔一划的用简谱写出来,并配上诗词。三姑看我有着音乐方面的天赋,就从作曲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建议我学习键盘乐器。对我来说,学习音乐好像从不费什么力气,就像学习母语一样轻松。从小,只要是听到的曲调,我几乎都能在头脑中反映出乐谱来,不仅如此,还能将听到的曲调在键盘上摸出来。长大后,我才知道,这是一种敏锐的内心听觉能力。
中学的时光,是我学习音乐的铺垫期。小学毕业后,因为心怀音乐的志向,便考入潍坊七中的音乐班。那时,除了文化课,在音乐班里也学习一些乐理素养等课程。在我的印象中,这些课程跟平时钢琴课中的知识有时是互补的,或者说两者相辅相成。当然,我对文化课也没有忽视,一直很用功,由于成绩优异,在初二使还有幸被选入计算机强化班。这是一个由众多文化课学霸组成的班级,还能够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我对数理逻辑的兴趣和思维构建。博士期间撰写的一篇文章《文本与语境分析:马勒〈第五交响曲〉与科学思想》,便是从音乐与物理科学理念的关系来思考,阐释音乐文本独特的结构范式是如何在异体同源的层面上与洛采的原子理论发生着话语语境的交叉与隐喻。
二、大学时光
大学至研究生的七年,我都是在泉城济南度过的。年,我从潍坊七中高二的音乐班直接考入山东师范大学,跟随王秀敏教授主修钢琴。大学毕业那年,我被保送本校“钢琴演奏与教学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师从留钕铜教授,从此便开启了学术研究之路。那时,我除了每天练琴,经常泡在学院资料室,饱览各方文献营养,很多学界知名学者的文论,开始进入我的视野。像杨燕迪老师的音乐人文阐释观、赵晓生老师的《钢琴演奏之道》、音乐人类学、音乐生态学以及各类钢琴演奏技法,都在无形中浇灌着我求知若渴的心灵。这些学术上的积累,终于在我的硕士论文《音诗绘峡湾——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多维阐释》中结出硕果。这篇论文以20世纪哲学中使用最普遍的阐释学作为引导,在对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意义阐释中,融入了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模式,以期发掘作品深层的审美价值和现代意义,并最终在钢琴演奏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视界融合的演绎风格。论文采用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方法,试图突破原有的“就音乐论音乐”的研究思路,将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研究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并综合运用哲学、文艺学、人类学和生态美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度解读。论文在学术上的创新是将生态美学的观点与方法引入作品研究,将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研究思路和方法,从人与自然、人与音乐相互依赖的视角分析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我曾于年在《钢琴艺术》发表《挪威之音——浅析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这是在演奏和研究格里格钢琴协奏曲的基础上撰写的,主要从旋律、节奏、调式以及和声方面分析作品民族风格的体现。发表这篇文章时,当时的学界对于格里格的作品还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