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文化街发挥平台集聚效应打造手造

釉下彩装饰作品展示

漆画作品《春·盛歌》(山东省美术馆收藏)

德州新闻网讯通讯员费志振闫龙摄影报道

当下,“山东手造”系列工程推进如火如荼,金丝彩贴、德州漆画、德州斑斓彩、木刻刀笔书画……一批“德州手造”项目频频在媒体报道中亮相,德州大地刮起“手造”之风。这些“手造”项目中有不少集聚在德州董子文化街,这里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集聚了如此多的高质量“手造”项目?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传承文脉发挥集聚优势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非遗是城市文脉的载体。非遗手造是董子文化街六大主营业态之一,多年来,董子文化街对外通过优惠的招商政策吸引,对内通过专业化的运营孵化培育,集聚了德州黑陶、金丝彩贴、陶瓷印章、木刻刀笔书画、德州漆画、古法传拓、传统和香、红绿彩修复等近20项“手造”项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董子文化街设立了“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站’”。

依托董子文化街的集聚效应,入驻这里的从业者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技艺不断提升。“艺术都是相通的,木刻需要不断吸收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的长处,而在艺术门类丰富的董子文化街,这种借鉴和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同艺术形式间的交流与碰撞随时都在发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刻刀笔书画”传承人唐木人这样说,他已经扎根董子文化街发展13年。

除了非遗手造之外,董子文化街还集聚了书画艺术、红木文化、影视传媒、创意设计、文化培训等业态的经营机构余家,德州市文联在这里设立“艺术家之家”,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9个艺术协会入住,街区每年举办书画展、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50余场次,成为全市文化艺术的高地。

集聚带来的便利也无处不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前几年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采用线下签约,每个企业都要将纸质版的合同寄到济南,在董子文化街,打印、邮寄都由街区统一完成,企业只需要盖章签字就行了,大大节省了企业的精力和成本。”董子文化街营销部副经理梁斐说。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种集聚带来的优势形成了“近者悦,远者来”的效应。

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董子文化街注重内部培养。年,陶瓷印章、金丝彩贴两个市级非遗项目顺利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产业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储备后备力量,街区运营团队开展了针对手工艺项目的细致走访,发掘了“祭董大典”“德州年画”“中医骨诊”“民间传拓”“德州漆画”“和香制作”“女红布贴画”“箜篌演奏技艺”等9个储备项目。年下半年,经开区组织评选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董子文化街邀请市、区级非遗主管部门领导和评审专家,组织了“非遗申报指导座谈会”,对拟报项目逐一进行指导。最终,在经开区公布的8个非遗项目中,有7个来自董子文化街,目前,这一批非遗项目都已经申报了第七批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而董子文化街已经启动了下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走访和发掘工作。

引领发展强化平台作用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董子文化街的运营理念,而对非遗手造,董子文化街坚信“发展就是最好的保护”。谈到这一点,德州漆画项目传承人姚向东深有感触:“我之前从事国画创作,借助董子文化街的平台,利用四年的时间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从事国画学习、创作的过程中,接触到‘漆画’,坚持漆画创作近十年。”“去年,在街区的帮助和辅导下,‘漆画’顺利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乘着打造‘山东手造’品牌的东风,漆画也得到社会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