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公园内,在京杭大运河北端沿岸,一座“文化粮仓”正待开启。
年10月,设计理念源自通州古粮仓和运河船帆的城市副中心剧院(北京艺术中心)开工建设。剧院包括座歌剧院、座音乐厅、座戏剧场、座小剧场、座绿心露天剧场以及排练厅、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展厅、公共休闲等公共服务用房,与周边图书馆、博物馆共有商业、共享空间的大型艺术中心综合体,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集文艺演出、展览展示、艺术普及教育、文化交流体验活动于一体。
国内外顶尖团队参与剧院声学设计
剧院由北投集团代建,年明确国家大剧院以业主身份参与城市副中心剧院项目前期建设工作并成立了筹备组,负责优化完善功能、配合深化设计、参与工程建设、筹备运营管理四大方面的工作。
“年底,城市副中心剧院完成二次结构砌筑、外立面亮相,目前,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机电、舞台设备正在进场安装。”筹备组副组长徐奇介绍,今年底,剧院将陆续完成室内机电、舞台设备安装及精装工程,开始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预计年底具备正式开业运营条件。
从坐落在长安街南侧的国家级表演艺术殿堂,到位于台湖的舞美艺术中心,再到如今建设中的“文化粮仓”,“一院三址”的格局为国家大剧院开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城市副中心剧院将继续传承高品质、高水准的国家大剧院艺术标准,国内外优秀剧目可以在这里无缝落地。以城市副中心剧院的歌剧院为例,它的舞台机械设备配置模数与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一致,这意味着同一部作品的舞美道具可以在两座剧院间迅速切换,大大提高装台排演的效率。
扎实的高品质专业硬件设施对剧院来说至关重要。“在建筑设计中,剧院建筑比其他普通建筑要复杂很多,除了舞台专用设备,还有建筑声学对精装设计、材料和设备噪音的苛刻要求。”徐奇解释,“业内有句话说,不做声学设计的音乐厅注定是失败的,做了声学设计的音乐厅也未必成功,所以声学设计的重要性和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城市副中心剧院业主和建设者们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