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栽了数据背后有故事

哥伦比亚大学栽了!

年9月13日,《美新杂志》公布新一轮美国大学排名,将这所前一年还名列全国第二的常青藤名校拉下神坛,草草地塞在第18的位置上,为那句网络名言作了最好的注解:“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按说这个结果不应该让人过于震惊。今年二月该校数学系教授萨迪厄斯(MichaelThaddeus)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万言长文,1公开质疑哥大提交数据的准确性。哥大随后宣布对此展开调查,并在真相大白之前暂时退出今年的排名。然而,让人跌破眼镜的是,《美新杂志》不仅没有将哥大踢出排行榜,反而给它安了一个名次。因为对此安排没有提供任何理据,引发美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第18位的名次在许多大学眼里也许很不错,但是16位的跌幅却是未审先判,坐实了哥大数据造假的罪名。

作为校友,并在那里任职多年,哥大落难,于我心有戚戚焉。但此事有太多的看点,能给我们带来难得的启示,我不能浪费这么好的一个危机。

我被美新杂志整过一次的经历

哥大为美新杂志提供数据的部门有我昔日的“战友”,所以事发后我的恻隐之心不在大学,而在那些遇到麻烦的同事。我自己之前曾在另一所大学任职,就被美新杂志整过一回,至今难忘。那所大学由若干校区组成,各分校虽然在管理上相对独立,但其诸多功能却由总校操作,包括向政府报告各种数据。那年总校在向政府上交各分校数据后,不知何故未能及时将报告副本转给我。这样我在给美新杂志提供数据时就留下了一些空缺。

美新杂志收到我的报告后,没有与我联系,却另寄一份空白报表给校长。校长收到后不明白怎么回事,随手就扔进了字纸篓。美新杂志等不到回音,又重寄一份,校长又给扔了。这下他们沉不住气了,直接给校长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贵校院校研究办公室主任程某人居然无视学校声誉,拒绝为美新杂志大学排名提供数据。本杂志决定将贵校今年报告上的空缺数据以全国最低平均数据来填写。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贵校自行承担。

校长收信后的愤怒不言而喻。但也是在这时才意识到,为什么此前一再收到美新杂志寄给她的报表。在听了我的解释后,她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一下,说:“得,算你运气好,因为把报表扔了我也有责任。不然看我怎么轻饶得了你!”2

大学排名为何饱受诟病还能大行其道?

大学排名从诞生那天起就备受诟病,但美新杂志排名从首发至今已近40年,不仅风头不减当年,而且还能对大学甚至哥伦比亚大学这样的名校颐指气使,原因何在?以成果论,大学的出产无非两项——科研与教学。教授学者们皓首穷经,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大多数论文连他们的同行都难得看懂,哪个排名机构能将这样的学术研究计入排名?至于教学过程及其效果,更是“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难一言以蔽之。如果排名既不能将科研又不能将教学计入排名,那么它的信度与效度何在呢?为什么各类排名还能大行其道呢?

原因很简单。排名与大学的学术水准关系不太大,却与其社会影响休戚相关。大众需要了解大学,却不非要懂得大学。排名满足了这个刚需。的确,没有人会因为自己不懂芯片原理就拒绝使用手机。相反,不懂芯片的人天天在对手机的功能指手画脚。同理,纳税人可以不懂大学内部的运行规律,却可以决定政府对大学的投入力度,或是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大学。所谓存在便是合理,此之谓也。

事实上,连萨迪厄斯都不相信从排名中能够得出关于哥大教育质量的结论,无论是第2还是第18位。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