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midd

近年来,选择综合类名校的艺术留学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艺术留学的一个新趋势。

相比皇艺、伦艺、罗德岛、圣马丁、加州艺术等艺术类名校,综合类大学更注重跨学科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得到越来越多艺术留学生的青睐。

21岁的钟一凡,是一个兴趣广泛,愿意去跨界探索的女孩。她的申请故事和转学经历,或许是这一留学新趋势的最佳注解。

钟一凡

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在读

记者=Q

钟一凡=A

Q:先介绍一下这次的参展作品吧,为什么拍这个视频?

A:

这个作品名叫《胶片碎片》,它的创作起源于我意外收获的几卷胶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把这些胶片冲洗了出来,结果居然得到了几十张二十多年前小舅拍的照片。里面有我妈妈、小姨、舅妈、小舅,和小舅朋友年轻时的照片,还有哥哥婴儿时的照片。当时我甚至还没有出生。我将这些照片还给照片的主人和其他参与者时,他们都表示:这是哪里?什么时候拍的?都不记得了。因此,我决定对他们的记忆做整理和延展。

我大学的摄影史老师对“照片”做了一个定义,他说,照片就是“这一刻的光”。胶片非常有时间感,不仅仅因为它看起来很老,而是它记录的就是这个时间,并且它极为有限,因为一卷胶片只有36张或24张。所以它的价值是那个时刻,那个时光。

当我洗出这组照片的时候,有一种触摸到我出生前时光的奇妙感觉。我把这些照片打印下来,去了解照片上的建筑在哪里,再查阅它们现在的样子,用新旧对比的方式,做了一系列拼贴。特别是上海外滩,新旧对比让人感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做完拼贴,我又做了一个动态投影,把每一个局部投影在原来的拼贴上面,最后再拿相机拍了一段小视频。

Q:什么时候到小燕画院学习的?

A:

我在小燕画院总共学习了4到5年时间。高中我读的是深圳NCPA国际学校,高一的时候,我先到南海意库的小燕画院,跟着张晋君老师学习油画、各种拼贴,后来到了深圳湾小燕画院,跟着秋实老师学插画一年。到了高三,又去国际小燕画院,准备作品集。

在小燕画院最大的感受是,我的创意被激发了。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绘画,老师只是教我临摹,两个小时对着一根玉米一笔一划地描。在小燕画院,每个老师上课,都会给我一个概念,例如做关于“宇宙”主题的拼贴,我们可以自己搜集各种资料,去发掘各种做作品的形式。我准备作品集的时候,国际小燕就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空间去探索材料,他们在这方面的资源很好。

Q:你曾同时被帕森斯设计学院、普瑞特艺术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录取,为什么最后选择了莎拉·劳伦斯学院?

A:

准备作品集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对所有材料都很好奇。我喜欢做油画、雕塑,也想尝试各种新型材料。在申请过程中,我会觉得,只学艺术对我来说有点少,我还希望学习一些文学、艺术史方面的课程,所以我同时申请了一些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艺术院校我录取得也还可以,除了罗德岛以外,帕森斯、普瑞特、纽约视觉,我也有录。但后来还是决定,先在文理学院学习两年基础课程,再去学习艺术,所以我当时选择了莎拉·劳伦斯学院。

Q:疫情期间,你又转学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为什么呢?

A:

莎拉·劳伦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学校。但莎拉·劳伦斯学院的艺术课相对少一些,资源也少一些。所以疫情期间,有这次机会重新申请,我就转学去了巴纳德学院,主修视觉艺术和艺术史。

巴纳德学院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附属学院,学生可以去哥大上一些视觉艺术类的课程,另外,巴纳德学院的艺术史非常好,它和哥大的合作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

疫情期间,巴纳德学院也给我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和国内大学合作,可以去国内大学上课。此外,哥伦比亚大学还有WeWork工作室,可以在工作室里和哥大、巴纳德学院的学生一起学习,这个校园环境是我非常期待的。

Q:平时喜欢读书吗?

A:

我每天都会读书,年读过印象比较深的,是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巴纳德学院也是一所女校。我在申请巴纳德学院之前,读了《向前一步》,它教我一些女性在职场和生活中做的选择,其中就提到她去巴纳德学院做讲座,后来我读完这本书,就录了巴纳德学院,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缘分。

Q:在女校读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A:

一开始选择学校的时候,“女校”这个标签对我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入校后,我进了中国学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02.html